2022-2023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地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里生活和繁衍。請找出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 ?。?/h2>
A. B. C. D. 組卷:137難度:0.6 -
2.胡楊是生長在沙漠中唯一的喬木樹種,其細胞透水性較強,能吸收很多的鹽分,并能通過莖葉排泄鹽分,故能生長在高度鹽漬化的土壤上,堪稱“拔鹽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不能體現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是( ?。?/h2>
A.生物能適應環境 B.生物能影響環境 C.生物依賴于環境 D.生物能適應環境并影響環境 組卷:34難度:0.6 -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比鐖D所示是某稻田生態系統,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有機物的最終來源是水稻 B.圖中鳥和青蛙之間存在著捕食關系 C.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是沿食物鏈循環的 D.水稻→昆蟲→細菌和真菌是圖中的一條食物鏈 組卷:45引用:4難度:0.5 -
4.2021年12月9日,小紅觀看了“天宮課堂”中展示的心肌細胞,他想進一步認識其結構,用顯微鏡觀察心肌細胞永久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物像在視野的左下方,他想將物像移至視野正中央,應將裝片向哪個方向移動(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組卷:55引用:4難度:0.6 -
5.下列圖示中,圖一為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示意圖;圖二為觀察該裝片時看到的甲、乙兩個視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切洋蔥鱗片葉時,有刺激性的液體流出,這些液體主要來自液泡 B.圖一中,制作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c→d→b→a C.將圖二中的甲視野換成乙視野,應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觀察 D.如果是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則圖一步驟c中的“滴清水”應改為“滴碘液” 組卷:122引用:7難度:0.6 -
6.生物實驗小組分別用黃瓜表層果肉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做材料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并繪制出細胞簡圖如圖: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
A.兩種細胞共有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等 B.②是細胞壁,對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 C.甲圖中的能量轉換器只有線粒體 D.④是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DNA 組卷:310難度:0.5 -
7.蘆根是蘆葦的根,可制成中藥,具有清熱生津的作用。蘆根所屬的結構層次是( ?。?/h2>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植物體 組卷:199引用:12難度:0.5 -
8.生物體由小長大與細胞變化過程有關。據圖所示,下列有關動物體結構層次敘述錯誤的是( )
A.①表示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 B.②表示細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組織 C.③是器官,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 D.③④⑤⑥同屬于消化系統 組卷:25引用:3難度:0.7 -
9.山東煙臺的紅富士蘋果個大、圓潤飽滿、果質甜脆。下列有關蘋果樹敘述正確的是( ?。?/h2>
A.蘋果樹比人體多了系統這一結構層次 B.蘋果樹細胞的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 C.蘋果樹根、莖、葉表面的表皮細胞構成上皮組織 D.蘋果樹只要經過開花和傳粉就能形成果實和種子 組卷:13引用:4難度:0.6 -
10.在做“觀察草履蟲”實驗時,小明從河中取來水樣,制成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下列制片及觀察操作中,錯誤的是( ?。?/h2>
A.在載玻片的培養液液滴上加入幾絲棉花纖維,可以限制其運動 B.草履蟲能通過分裂產生新個體,繁衍后代 C.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趨利避害 D.吸取靠近底層的培養液,草履蟲數量會更多 組卷:45難度:0.5 -
11.西西在翻閱《本草綱目》時,了解到無花果具有“止泄痢,治各種痔、咽喉痛”等藥用價值。隨后查閱資料找出其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特征。依據特征可判斷無花果屬于( ?。?/h2>
A.裸子植物 B.蕨類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蘚植物 組卷:330引用:11難度:0.6 -
12.某種植物可以通過輸導組織向葉片輸送有毒物質防止昆蟲啃食。龜甲(一種昆蟲)能巧妙選擇食用部位,避免因毒液流出而中毒。據此推測,龜甲在取食時沒有破壞的結構是( ?。?/h2>
A.葉肉 B.葉脈 C.上表皮 D.下表皮 組卷:372引用:25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35.光合作用是自然科學中偉大的發現,但它的發現卻是一個曲折的過程,閱讀下面有關生物科學史的材料,結合相關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物質全部來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紀,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在木桶內栽種了一棵2.5千克的柳樹苗,每天用雨水澆灌。5年后,柳樹質量增加了70多千克,而土壤只減少了不到100克。如圖一所示。
材料三:18世紀,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通過圖二實驗發現,A鐘罩內的小鼠很快死亡,B鐘罩內的小鼠卻可存活較長時間。
材料四:1864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通過圖三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探究了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圖一海爾蒙特實驗結果有力的證明了材料一中
(2)圖二中普利斯特利實驗裝置B內的小鼠能存活較長時間,原因是
(3)請根據圖三所示薩克斯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圖中字母和箭頭將實驗步驟進行正確排序:
②b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
③c中小燒杯和大燒杯中的液體1和液體2分別是
④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⑤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里,利用圖三中的這盆植物還可以完成的實驗有
A.觀察葉片結構
B.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探究蒸騰作用
D.探究葉片正面和背面的氣孔數目組卷:30引用:3難度:0.5 -
36.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飛船順利返回地球。航天員們在神舟十四號飛船的生命生態實驗柜里培養了水稻,本次實驗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實現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壽命周期的培養。某興趣小組也選用籽粒飽滿的水稻種子,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系列探究活動。根據表格設置了甲、乙、丙、丁、戊五組實驗裝置,每個裝置選用10粒種子。請結合所學生物學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甲 乙 丙 丁 戊 實驗裝置 處理措施 種子情況 煮熟 不做處理 不做處理 不做處理 不做處理 環境條件 適量水 適量水 過量水 適量水 無水 25℃ 25℃ 25℃ 4℃ 25℃ 實驗現象 沒有發芽 全部發芽 沒有發芽 沒有發芽 沒有發芽
(2)甲組實驗中種子沒有發芽,分析其原因是
(3)實驗中每個裝置選用的種子為10粒,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4)圖是水稻種子萌發成幼苗過程中干重和鮮重的變化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圖中Y曲線表示的是水稻種子組卷:3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