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遼寧省沈陽七中金融中心學校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6 11:0:2
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公益節目2023年《開學第一課》9月1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后取得積極反響。節目以“_____”為主題,通過“行走的課堂”充分詮釋了在各個領域“強國復興”的征途中“如何有我”和“何以有我”。( )
A.強國復興我爭先 B.我為強國復興努力 C.強國復興有我 D.實現強國復興夢 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變,以下情景能體現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是( )
①我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打破西方壟斷
②2020年各省人均GDP排名公布,首尾將近5倍差距
③小安國慶假期回農村老家調查發現城鄉醫療、教育等存在較大差異
④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表現出色取得優異成績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3.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7月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這是因為( )
①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②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
③企業是建成創新強國的唯一力量
④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4.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下面屬于法治要求的是( )
A.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B.增強民主意識 C.堅持城鄉融合發展 D.實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組卷:11引用:4難度:0.5 -
5.以下是《人民日報》三張不同年份的同天“號外”。
跨越時空的同一天,讓我們體會到( )
①中國科技事業的巨大進步
②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之基
③國人接續奮斗的堅定步伐
④創新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44引用:8難度:0.7 -
6.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從來就不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而是有著完善的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通過充分 協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描述的是我國的(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組卷:61引用:42難度:0.7
二、請根據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共40分)
-
18.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召開會議,審議《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推動東北振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東北地區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今年是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周年,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面臨新的重大機遇,制定出臺一攬子支持政策,對于進一步堅定信心,充分發揮東北比較優勢,推動東北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具有重要意義。
(1)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推動東北高質量發展的理論依據?
沈陽中街,是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建成于1625年,有“東北第一街”的美譽。中街是中國十大著名商業街,全國首批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迄今為止中國內地最長的商業步行街。2021年,沈陽中街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中街改造帶動沈陽旅游經濟的快速增長。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沈陽市共接待了1219.55萬名國內游客,同比去年增長了221.43%。平均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數較今年五一假期增長了24.74%,達到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數字。同時,沈陽市在國內旅游收入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總收入達到了110.11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393.58%。平均每天的收入較今年五一假期增長了32.27%。這一數字的大幅增長,反映了沈陽作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和吸引力的不斷提升。
(2)沈陽以中街為代表的旅游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我們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3)某校初三年級學生圍繞“沈陽旅游”開展研學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下面是同學們推薦的研學地點。研學小組 研學地點 推薦理由 第一組 故宮、北陵等 ① 第二組 ② 學習革命文化,弘揚革命先烈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三組 中國工業博物館等 學習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致敬新時代奮斗者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組卷:4引用:1難度:0.4
三、實踐探究題(要求結合材料,聯系生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共10分)
-
19.背景材料::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約事微,可助興國安邦。2023年2月份以來,餐飲業開始快速復蘇。這一過程中,“舌尖上的浪費”是否有故態復萌的跡象?在學習了《建設美麗中國》一課后,某校組織九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以“節約糧食,減少餐飲浪費”為主題的實踐探究活動。
【征集】校學生會草擬了《杜絕校園午餐浪費管理方案》,并向同學們公開征集意見。以下是意見征集的部分情況統計。
(1)上述情況統計反映出什么問題?
【分析】針對管理方案,同學們還提出一些建議。建議一:建議食堂月末推出多種食譜方案,讓學生公開進行投票表決,其結果作為下月食堂菜譜的參考。學校食堂設置值周生,監督舌尖上的浪費。 建議二:杜絕浪費是食堂的責任,建議食堂都做學生愛吃的菜。浪費可恥!對浪費食物的同學都要給予處分,以警示他人。
[多方舉措共同發力]
資料查閱組:黨的20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
沈陽市某區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制止再浪費專項行動,向餐飲單位發放了《文明餐桌一封信》、文明餐桌宣傳畫等。餐飲企業紛紛推出半份半價、小份菜,被消費者分類打包等做法。
沈陽市某中學建設了智慧食堂,家長提前在手機上預訂好學生一周的食譜。學校按訂單采購制作,避免浪費的發生。?
(3)從“小餐桌”到“大社會”,從“明理論”到“助行動”,通過參與此次實踐探究活動,你有哪些收獲?(結合所學知識和自身實際回答)組卷:8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