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高二(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8/2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自然界的植物有的開兩性花,有的開單性花,有的雌雄同株,有的雌雄異株,使得植物的交配方式不盡相同,下列自然條件下植物的交配方式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2.人類鐘擺型眼球震顫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下列基因傳遞途徑不可能發生的是(  )

            組卷:229引用:15難度:0.9
          • 3.在模擬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時,有同學取了兩個信封,然后向信封里加入標有字母的卡片,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6難度:0.7
          • 4.如圖為果蠅的精原細胞進行正常減數分裂時,其中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示意圖,其中的數字表示相關基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5.圓葉風鈴草花呈藍色,具有較高的園藝觀賞價值,現發現了白色突變品種,為了研究花色的遺傳方式,研究人員采用純合藍色花與純合白色花進行雜交,發現子代只有一種表型。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6.香味與無香味、高稈與矮稈是水稻的兩對相對性狀,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現有甲、乙、丙三種無香味水稻和香味水稻丁,其中甲、丙、丁為高稈,乙為矮稈,其雜交結果如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親本組合 子一代表型及數量
            甲×乙 無香味高稈763,香味高稈252
            丙×丙 無香味高稈451,無香味矮稈160,香味高稈155,香味矮稈54
            乙×丁 無香味高稈221,無香味矮稈213,香味高稈217,香味矮稈229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7.某雌雄同花的植物抗病對感病為顯性,抗病純合個體雄性不育,不能產生正常的花粉,其余基因型育性均正常。現有某抗病雜合子種群,經自由交配兩代后,其子二代中抗病個體和雄性不育個體所占比例別為(  )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8.金斑喙鳳蝶被譽為“昆蟲界的大熊貓”,是我國的特有物種,其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

          • 23.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癥是一種單基因引起的遺傳性肌肉萎縮病,患者在幼兒期發病,最后發展為喪失行動能力等。為治療該疾病,科學家研發了多種RNA藥物,如圖中①~③為3種RNA藥物的作用機制,回答下列問題。

            (1)若一女性攜帶者已懷孕,可通過
             
            的方法確定胎兒是否患有該病。
            (2)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癥的患病原因是患者DMD蛋白基因的51外顯子片段中發生
             
            ,使轉錄得到的DMD蛋白mRNA 中
             
            提前出現,導致肽鏈合成提前結束,從而得到對細胞有害的結構功能異常的DMD蛋白。
            (3)治療方法①的機制:將反義RNA藥物導入細胞核,使其與51外顯子轉錄產物形成
             
            (填一種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得到雙鏈RNA復合體,DMD前體mRNA被剪切,異常區段被剔除,從而合成保留正常功能區段的小DMD蛋白,減輕癥狀;治療方法②的機制:轉入與異常DMD蛋白mRNA特異性結合的siRNA,將異常DMD蛋白mRNA剪斷,從而
             
            ,減輕癥狀;治療方法③的機制:將mRNA藥物注入患者細胞內,表達相應蛋白質,替代變異蛋白,從而發揮治療作用。這種方法中的mRNA藥物序列與DMD蛋白的mRNA 
             
            (填:“相同”、“堿基互補”或“無關”)。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24.中國是傳統的水稻種植大國,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野生型水稻葉片綠色由基因C控制,在培育水稻優良品種的過程中,發現了兩種由野生型產生的突變體1和突變體2。回答下列問題:
            (1)突變體1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突變為C1所致,基因C1純合幼苗期致死。突變體1連續自交3代,F3成年植株中綠色葉植株占
             

            (2)測序結果表明,突變基因C1的編碼序列(非模板鏈)第721位堿基改變,由5'G-GAGACG-3'變 為5'-GGATACG-3',導致第
             
            位氨基酸突變為
             
            。(部分密碼子及對應氨基酸:GAU天冬氨酸;AUA異亮氨酸;UAC酪氨酸;CAU組氨酸;UAG終止密碼子)
            (3)由基因C突變為C1后,基因序列上多了一個限制酶的切割位點(限制酶能斷開磷酸二酯鍵,能將一個DNA分子切開形成兩個DNA分子)。從不同品種水稻的葉片細胞中獲取控制葉片顏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處理后進行電泳,得到如圖所示的三個結果(bp指堿基對,為DNA分子長度單位;電泳條帶位置指示不同長度的DNA片段;M表示標準DNA片段,起對照作用),若取樣對象是野生型,則其結果應為圖中 
             
            ;若取樣對象是突變體1的成熟個體,則其結果應為圖中 
             
            。(填“Ⅰ”、“Ⅱ”或“Ⅲ”)
            (4)突變體2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變基因C2所致。現用突變體2與突變體1雜交,若突變體2的產生屬于顯性突變,則子代表型及比例為
             
            ;若突變體2的產生屬于隱性突變,則子代表型及比例為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