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北京八十中高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 1.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生產的白瓷聞名于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11引用:5難度:0.9
          • 2.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664引用:18難度:0.5
          • 3.193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在核反應中用α粒子(即氦核
            4
            2
            He)轟擊金屬原子
            W
            Z
            X(短周期元素),得到核素
            30
            Z
            +
            2
            Y,開創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
            W
            Z
            X+
            4
            2
            He→
            30
            Z
            +
            2
            Y+
            1
            0
            n。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93難度:0.5
          • 4.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探究SO2的性質.

            下列有關反應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組卷:354引用:8難度:0.9
          • 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元素 X Y Z W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 H3ZO4
            0.1mol?L-1溶液對應的pH(25℃) 1.00 13.00 1.57 0.7

            組卷:183引用:9難度:0.5
          • 6.依據下列實驗現象,不能得出對應結論的是(  )
            實驗 現象 結論
            A 室溫下測0.1mol?L-1醋酸pH pH≈3.3 醋酸是弱酸
            B 向2mL 0.1mol?L-1NaOH溶液中
            i.滴加幾滴同濃度的MgSO4溶液
            ii.再滴加幾滴同濃度FeCl3溶液
            i.產生白色沉淀 ii.產生紅褐色沉淀 溶解度:Fe(OH)3<Mg(OH)2
            C 常溫下,將CO2通入苯酚鈉溶液中 溶液變渾濁 酸性:碳酸>苯酚
            D 將少量溴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冷卻、HNO3酸化后,滴加AgNO3溶液 淡黃色沉淀 證明含有溴元素

            組卷:60難度:0.7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0分)

          • 18.稀土(RE)包括鑭、釔等元素,是高科技發展的關鍵支撐。我國南方特有的稀土礦可用離子交換法處理,一種從該類礦(含鐵、鋁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藝如圖:

            已知:月桂酸(C11H23COOH)熔點為44℃;月桂酸和(C11H23COO)3RE均難溶于水。該工藝條件下,稀土離子保持+3價不變;(C11H23COO)2Mg的Ksp=1.8×10-8;Al(OH)3開始溶解時的pH為8.8;有關金屬離子沉淀的相關pH見下表。
            離子 Mg2+ Fe3+ Al3+ RE3+
            開始沉淀時的pH 8.8 1.5 3.6 6.2~7.4
            沉淀完全時的pH / 3.2 4.7 /
            (1)“氧化調pH”中,化合價有變化的金屬離子是
             

            (2)“過濾1”前,用NaOH溶液調pH至
             
            的范圍內,該過程中Al3+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過濾2”后,濾餅中檢測不到Mg元素,濾液2中Mg2+濃度為2.7g?L-1。為盡可能多地提取RE3+,可提高月桂酸鈉的加入量,但應確?!斑^濾2”前的溶液中c(C11H23COO-)低于
             
            mol?L-1(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①“加熱攪拌”有利于加快RE3+溶出、提高產率,其原因是
             
            。
            ②“操作X”的過程為:先
             
            ,再固液分離。
            (5)該工藝中,可再生循環利用的物質有
             
            (寫化學式)。
            (6)稀土元素釔(Y)可用于制備高活性的合金類催化劑Pt3Y。
            ①還原YCl3和PtCl4熔融鹽制備Pt3Y時,生成1molPt3Y轉移
             
            mol電子。
            ②Pt3Y/C用作氫氧燃料電池電極材料時,能在堿性溶液中高效催化O2的還原,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組卷:681引用:4難度:0.3
          • 19.某小組設計不同實驗方案比較Cu2+、Ag+的氧化性。
            (1)方案1:通過置換反應比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銅絲,析出黑色固體,溶液變藍。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說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通過Cu2+、Ag+分別與同一物質反應進行比較

            實驗 試劑 編號及現象
            試管 滴管
              1.0 mol?L-1
             KI溶液
            1.0 mol?L-1
            AgNO3溶液
            Ⅰ.產生黃色沉淀,溶液無色
            1.0mol?L-1
            CuSO4溶液
            Ⅱ.產生白色沉淀A,溶液變黃
            ①經檢驗,Ⅰ中溶液不含I2,黃色沉淀是
             
            。
            ②經檢驗,Ⅱ中溶液含I2.推測Cu2+作氧化劑,白色沉淀A是CuI.確認A的實驗如下:

            a.檢驗濾液無I2.溶液呈藍色說明溶液含有
             
            (填離子符號)。
            b.白色沉淀B是
             
            。
            c.白色沉淀A與AgNO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說明氧化性Ag+>Cu2+
            (3)分析方案2中Ag+未能氧化I-,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設計實驗如下:
            編號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
             
               
            現象 無明顯變化 a中溶液較快變棕黃色,b中電上析出銀;電流計指針偏轉 c中溶液較慢變淺黃色;電流計指針偏轉
            (電極均為石墨,溶液濃度均為 1mol/L,b、d中溶液pH≈4)
            ①a中溶液呈棕黃色的原因是
             
            (用電極反應式表示)。
            ②“實驗3”不能說明Cu2+氧化了I-.依據是空氣中的氧氣也有氧化作用,設計實驗證實了該依據,實驗方案及現象是
             
            。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的原因:
             
            。
            (資料:Ag++I-=AgI↓  K1=1.2×1016;2Ag++2I-=2Ag↓+I2K2=8.7×108

            組卷:100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