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二中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5 14:30:2

          一、選擇題(以下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每小題1分,共25分)

          • 1.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組卷:119引用:54難度:0.9
          • 2.生物小組的同學發放問卷了解初一年級學生的近視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組卷:39引用:4難度:0.5
          • 3.生物不僅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下列選項中體現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組卷:95引用:5難度:0.5
          • 4.每年秋季,香山紅葉都會吸引來大量游客。在日最低平均溫度低于8℃、晝夜溫差大于13℃時,葉片變色效果最佳。據此分析,影響葉片變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組卷:109引用:4難度:0.6
          • 5.南海子公園是北京最大的濕地公園,有喜鵲、麻雀、白鷺等多種鳥類在此棲息,人工湖內生活著藻類、睡蓮、鰱魚等生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11引用:11難度:0.5
          • 6.家蠶以桑葉為食,與桑葉相比細胞中缺少(  )

            組卷:278引用:5難度:0.4
          • 7.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8.如圖為人體不同結構層次的示意圖,按照由微觀到宏觀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組卷:110引用:9難度:0.7
          • 9.下列有關人體組織及其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08引用:11難度:0.5
          • 10.同學們觀察單細胞生物草履蟲,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5

          二、解答題(共7小題,滿分45分)

          • 31.草莓被譽為“果中皇后”,富含多種營養成分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采摘園在大棚中種植草莓。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大棚種植草莓時,果農常在棚內放養蜜蜂,放養蜜蜂最直接的目的是
             

            (2)草莓是鹽敏感植物,某些無機鹽會影響草莓產量。科研人員在無土栽培條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別研究鈣鹽和鈉鹽對草莓生理特性的影響。下列圖表為不同無機鹽對草莓氣孔導度(注:氣孔導度是指氣孔的開放程度)和葉綠素(包括葉綠素a葉綠素b)相對含量影響的實驗結果,請回答:
            表:

            處理
            葉綠素a
            (100mmol/L)
            葉綠素b
            (100mmol/L)
            對照組 1.276 0.678
            NaCl 1.110 0.551
            CaCl2 1.078 0.536
            ①表1中結果顯示,兩種鹽都會使
             
            含量下降,導致光合作用吸收
             
            能減少進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圖1中結果顯示,隨著鹽溶液濃度的增加,氣孔導度
             
            ,導致植物體吸收
             
            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其中
             
            溶液的影響更大。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考慮無機鹽對草莓產量的影響。

            組卷:52引用:1難度:0.5
          • 32.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茭白鮮嫩爽口,號稱“江南三大名菜”之一。但你知道茭白傳奇的一生是怎樣展開的嗎?
            茭白是一種叫作菰(gū)的植物肉質膨大的莖。菰為禾本科菰屬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中國和東南亞。菰在我國古代作谷物
            食用,菰的種子稱為菰米,食用菰米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很多人知道“五谷”,但實際上《周禮》
            中記載有“六谷”,菰就是遺失的那一個。茭白入蔬,經歷了一個由谷物到蔬菜的變化過程。據史料記載,大約在漢代末期,菰在生長過程中開始出現肥大的肉質莖。這種肉質莖對菰而言是一種病態器官,這樣的菰就不能開花結實了。本來這是農業病害,但古人很快發現,菰的膨大部分鮮嫩甜滑,于是逐漸開始食用,這就是茭白。自唐代起茭白開始作為蔬菜大量種植,從此,菰米隨之消失而被茭白所取代。現代研究表明,菰在生長過程中感染了茭白黑粉菌,在茭白黑粉菌產生的植物激素刺激下,菰的莖節細胞加速分裂,并儲存養分,從而形成肥大的肉質莖。沒有被茭白黑粉菌感染的菰則正常開花,但不能形成肉質的茭白。如果你切開長得比較老的茭白,會看到里面有許多黑斑,它們是茭白黑粉菌的孢子。不過大家不用擔心,茭白黑粉菌是專一寄生在茭白植株內的真菌,對人體無害。
            除了作為蔬菜食用,茭白還是一種用途豐富的植物。茭白的莖葉可當作動物飼料,茭白植株具有修復濕地生態、治理水體污染等作用。我國很多種植茭白的地區,都開展生態立體種養技術,例如形成“魚、鴨、茭白”種養模式,茭白田的魚、鴨能捕食害蟲,鴨糞既可以是魚的飼料,同時,鴨糞和魚糞還能肥田。這樣的種養模式也明顯提高了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
            (1)菰的果實由穎(谷殼)與穎果組成。脫殼后的穎果,即為菰米。據此判斷菰屬于
             
            (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茭白肉質莖的生長,一方面要靠細胞分裂來增加細胞的
             
            ,另一方面要靠細胞生長來增大細胞的
             

            (3)茭白與文中提到多種動物相比較,在結構層次上的特點是,沒有
             

            (4)生態立體種養模式的茭白田中,魚、鴨、茭白等生物及其環境共同構成了一個
             
            。根據文章中的信息,你認為這種生態立體種養模式的哪些方面體現了綠色種養、綠色施肥的環保理念?寫出一條并分析其意義: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