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101中學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3月份)
發布:2024/4/29 8:6:34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
1.2019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審查財政預算和決算……全國人大的會議議程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
②我國所有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都必須由全國人大制定和通過
③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來自人民
④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46引用:3難度:0.7 -
2.“不得隨意丟棄國旗。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回、處置”,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作出禁止性規定。這啟示( ?。?br />①公民要自覺履行維護國旗尊嚴的基本義務
②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立法權
③維護國家榮譽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④公民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組卷:65引用:4難度:0.7 -
3.某市城管局領導姚某接受管理服務對象某私營企業主邀請,在其公司內部食堂聚餐,所用飲品和菜肴均由該企業提供。該市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定程序給予姚某撤職處分。這表明監察委員會( )
①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
②對職務違法公職人員行使處置職責
③對職務違法公職人員依法提起公訴
④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和個人的干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18引用:5難度:0.7 -
4.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圍繞“法治精神”開展討論。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h2>
A.提供盲文試卷,體現了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老人優先是一種特權,不符合平等的原則 C.法治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我們要追求不受限制的自由 D.仲裁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組卷:162難度:0.8 -
5.教育、環境、法治等話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民眾的關切,在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都能看到,都能找到回應。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公民可以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
②公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
③政府積極回應民意訴求,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
④政府依法行政,認真履行職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6.《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提出,北京市將探索建立文明行為激勵回饋制度,文明行為記錄將有望與多項重要優惠政策掛鉤。同時,將重點治理隨地吐痰、共享單車亂停放等6個領域的24項不文明行為。條例草案的出臺( ?。?br />①表明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②表明道德只有上升為法律才能發揮教化作用
③有利于發揮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④有利于在社會治理中發揮法律和道德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2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0分。
-
19.材料一:某老舊小區要對住宅加裝電梯,但不同樓層住戶間存在分歧。
??
附:《民法典》物權編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br />(1)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協調好不同住戶利益訴求是關鍵。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為該難題的解決提出建議,并說明理由。
材料二: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居民們可通過“接訴即辦”機制反映意見或提出建議。北京市委(即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和市政府牢固樹立“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理念,狠抓“接訴即辦”改革,從2017年至今,接訴即辦經歷了“吹哨報到”、“接訴即辦”、“主動治理”三個階段。?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北京市狠抓“接訴即辦”改革體現了什么?組卷:102引用:1難度:0.4 -
20.“雙碳”(即碳達峰、碳中和)是決勝未來的戰略宏圖。某校開展“‘雙碳’沒有局外人”校園論壇活動。
【“雙碳”勢在必行】
材料一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做出莊嚴承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做出“雙碳”承諾。
【我與“雙碳”同行】
材料二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2020排放差距報告》,當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含碳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二與家庭能源消費有關;估算結果顯示,出行、居住、飲食等關鍵生活部門對碳排放的貢獻最大,分別占到日常生活能源總碳排放的17%、19%和20%。
材料三
注:碳中和是指要將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自然過程和人為努力所吸收。
(2)結合材料二、材料三,運用所學知識,以“‘雙碳’沒有局外人”為題寫一份倡議書。(不少于80字)組卷:63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