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疆喀什地區小升初語文試卷
發布:2025/1/7 3:30:2
一、積累與運用。
-
1.看拼音,寫詞語。
chè dǐ qīn xí lǐnɡ yù bō li yī wēi fèi téng 組卷:3引用:2難度:0.8 -
2.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畏(wēi)懼 鐵锨(xiān) 見微知著(zhù) B.日晷(ɡuǐ) 藤蔓(wàn) 萬象更(ɡènɡ)新 C.徘徊(huái) 消逝(shì) 頭暈目眩(xuàn) D.急遽(jù) 敦(dūn)厚 鍥(qì)而不舍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3.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書藉 苦刑 翻箱倒柜 B.恐懼 清脆 不可思議 C.沸騰 僻靜 司空見貫 D.覺查 幼稚 心平氣和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4.抄寫下面這段話,注意行款整齊,力求美觀。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組卷:1引用:3難度:0.7
二、閱讀理解。
-
11.閱讀。
學與問 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問。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纏著爸爸媽媽問這問那:太陽為什么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為什么到了白天卻無影無蹤了?小雞為什么要從雞蛋里出來,而不從母雞的肚子里出來?……哥白尼對科學奧秘的不懈探求,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為什么”開始的。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當像哥白尼那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有了問題,可以隨時隨地請教別人。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北宋有個大科學家,名叫沈括。他小時候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他想:為什么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他去問媽媽,媽媽說:“興許是花開花落,有早有遲吧!”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隨大人到深山的寺廟里去,發現那里的溫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我們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妙將任你探求,你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選自蘇教版教材)(1)理解詞語的意思,并寫下來。
①瞬息萬變:
②相輔相成:
(2)選文一開頭作者就提出了觀點:
(3)下面哪句話與“能者為師”的意思最接近?請在橫線上填寫序號。
A.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B.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C.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你還能想到哪些與做學問有關的名言警句?請寫出 2 條。
(5)結合短文和生活經驗,談談你認為怎樣做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至少3條)組卷:6引用:2難度:0.5
三、習作表達。
-
12.史鐵生的《那個星期天》中,小男孩內心細膩的獨白,周圍事物的襯托,讓讀者感同身受。生活中你有沒有相似的情感體驗?欣喜、激動、憤怒、沮喪……請你選擇一種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顧事情的經過,回憶當時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寫下來。注意:(1)題目自擬。(2)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把情感真實自然地表達出來。(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校名、班名和姓名。
組卷:4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