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貴州省安順市六校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21 10:30:2
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
1.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時強調,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的短板,必須進一步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這說明實現共同富裕需要( )
A.施展個人才華,提倡奉獻精神 B.落實分配政策,體現公平正義 C.發揚創業精神,依靠勤勞致富 D.推動區域協調,縮小發展差距 組卷:24引用:11難度:0.7 -
2.財政部、科技部、國資委近日聯合印發的《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提出,符合條件的國有科技企業,可采取股權出售、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方式,或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分紅激勵方式,對企業重要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激勵。采取股權、分紅激勵方式( )
①是對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制度的調整和完善
②有悖按勞分配原則,會造成收入差距懸殊
③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
④是對“四個尊重”方針的貫徹,有利于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78引用:15難度:0.7 -
3.我國逐步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
①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②是我國的立國、治國之本
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新
④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組卷:202引用:1難度:0.8 -
4.“創客”一詞源自英文的“Maker”,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的“創”字,被注入了“創業”和“創新”的時代內涵。向“創客”學習,我們應( )
A.崇尚科學,努力學習,積極踐,勇于創新 B.拋開書本知識,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C.把創造發明作為自己今后的主要任務 D.懂得科技創新是我國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 組卷:13引用:44難度:0.9 -
5.近年來,中國高鐵已成為中國制造最具全球影響力的代表之一,它是“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的最佳詮釋。有人感嘆之下,畫了一幅泰國用大米來換中國高鐵的漫畫,這些材料說明( )
①只有創新,企業才能更好地“走出去”②高鐵相對比較容易自主創新
③“中國制造”必須向“中國智造”轉變 ④中國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強國之一。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16引用:4難度:0.7 -
6.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與互聯網相關的技術及應用正在蓬勃發展。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醫療等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創新正在改變著傳統產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下對創新認識正確的是( )
①創新僅局限于科技領域
②創新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
④創新只是個人的創意行為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7.關于民主選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民主選舉都要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
③如何投出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
④我還是學生,是未成年人,所以選舉與我無關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組卷:37引用:1難度:0.7 -
8.南寧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由居民選舉產生自治組織“老友議事會”,對小區改造進行宣傳發動、意愿征集、改造方案討論確定、居民個人后續維修資金歸集和使用、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及對小區進行長效管理等。“老友議事會”( )
A.是我國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部分 B.是我國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制度保障 C.是我國人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的方式 D.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組卷:29引用:8難度:0.8
二、材料分析題(共4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
23.【高揚民族精神】
抗戰精神的感召力,是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抗疫精神的感召力,是抗疫中展現的危難時刻舉國同心。這種危難之中薪火相傳的偉大精神彰顯著家國情懷、英雄氣概、團結力量、大義博愛……在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上,越是危難艱險時,就越發展現出中國人的精氣神和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品格。
(1)“為什么我的眼里滿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請回答,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是什么?
(2)今天我們致敬這些偉大精神,是一種回望,更是一種再出發。作為新時代少年,你會怎樣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組卷:139引用:5難度:0.2 -
24.今日之中國,其行進也迅疾,其抵達也浩蕩,但距離兩個百年目標、民族復興夢想,依然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深水區、發展攻堅期、轉型關鍵期,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所罕見的困難。我們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復興夢想,前進道路就越可能艱難曲折。有信心才有力量,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勇于攻堅克難,敢于迎難而上,就一定能打開中國發展新局面、開創中國道路新境界。
——《復興之路啟示之五》摘錄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們有信心、有力量。我們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2)我們有信心、有力量,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中國人的自信表現在哪些方面?
(3)打開中國發展新局面、開創中國道路新境界,對于我們每個公民來說應該怎么辦?組卷:10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