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8/7 8:0:9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 1.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核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2.現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3種氨基酸,它們能形成的三肽種類以及包含3種氨基酸的三肽種類分別最多有(  )

            組卷:157引用:25難度:0.9
          • 3.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為—CH3)4個,現脫掉其中的丙氨酸(相應位置如圖所示),得到4條多肽鏈和5個氨基酸(脫下的氨基酸均以游離態正常存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4.從一動物細胞中得到兩類大分子有機物x、y,已知細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處理,x被分解而y不變。x含有化學元素N,有的還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學元素N和P,它們與蘇丹Ⅲ染液都沒有顏色反應,細胞膜上有x而無y。下列有關x、y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95引用:40難度:0.9
          • 5.下列關于糖類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86引用:138難度:0.9
          • 6.如圖是油菜種子在發育和萌發過程中糖類和脂肪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7.關于糖分解代謝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8.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4引用:16難度:0.9
          • 9.如圖表示動物細胞間相互識別、相互反應和相互作用的機制,則與該機制相符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0.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41引用:7難度:0.7
          • 11.從洋蔥根尖細胞中分離出X、Y、Z三種細胞器,測定它們有機物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蛋白質(%) 脂質(%) 核酸(%)
            X 61 0 39
            Y 67 20 微量
            Z 59 41 0

            組卷:50引用:24難度:0.9

          二、非選擇題(40分)

          • 33.在酶促反應過程中,酶的活性常受某些物質的影響,有些物質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稱為激活劑;某些物質它們并不引起酶蛋白變性,但能使酶分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團(主要是指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團)發生變化,因而引起酶活性下降,甚至喪失,致使酶反應速度降低,稱為酶的抑制劑。
            (1)酶活性是指
             
            。酶活性的高低可用
             
            來表示。
            (2)為探究Cl-和Cu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提出以下實驗設計思路。
            取4支試管(每支試管代表一個組),各加入等量的pH6.8緩沖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再分別在1、2、3、4號試管中加入等量的1.0%NaCl溶液、1.0%CuSO4溶液、1.0%Na2SO4溶液和蒸餾水,混合均勻,再加入等量的1%淀粉溶液,混合均勻后,各試管放入37℃恒溫水浴保溫適宜時間。取出試管,加入1%碘溶液0.1mL,觀察各試管溶液顏色變化。
            ①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
             

            ②該實驗中設置4號試管的目的是
             
            。設置3號試管的目的是確定
             
            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響。
            ③實驗結果:1號試管中顏色最淺(呈碘色),2號試管中顏色最深(呈藍色),3、4號試管中顏色基本一致,且深淺居于試管1和2之間。
            ④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組卷:7引用:3難度:0.6
          • 34.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分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如圖標注了甲動物(2n=12)腸上皮細胞的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時長及DNA含量。

            (1)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處于M期的細胞,可見紡錘體的形成機制是
             
            。在M期中,染色單體的出現發生在
             
            期,染色體數與核DNA數之比為1:2在
             
            期。
            (2)圖乙中細胞數量呈現兩個峰值,右側峰值表示圖甲中的
             
            期細胞,兩個峰值之間(不含峰值)的細胞對應圖甲中的
             
            期細胞。
            (3)若用適量/少量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復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養甲動物腸上皮細胞后,處于S期的細胞都會被標記。洗脫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換用無放射性的新鮮培養液培養,定期檢測。預計最快約
             
            h后會檢測到被標記的M期細胞。
            (4)從被標記的M期細胞開始出現到其所占M期細胞總數的比例達到100%時,所經歷的時間為
             
            h。
            (5)若向甲動物腸上皮細胞培養液中加入過量胸苷,處于S期的細胞立刻被抑制,而處于其他時期的細胞不受影響。預計加入過量胸苷約
             
            h后,細胞都將停留在S期(及其G1與S的交界處)。

            組卷:4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