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3月份)
發布:2024/12/28 20:0:4
一、單項選擇題
-
1.傳統發酵技術是我國文化中的精髓,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泡菜、果酒、果醋都是通過傳統發酵技術生產的產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只有果酒發酵可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菌種 B.與人工接種的發酵相比,通過傳統發酵獲得的產品品質更穩定 C.發酵的實質都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D.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食鹽濃度過高、發酵溫度過低所致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2.研究人員以蘋果為原料,先接種酵母菌,發酵96小時再接種老陳醋的醋醅(含醋酸菌)進行發酵,釀造蘋果醋。如圖為發酵液中酒精含量和總酸含量隨發酵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發酵24~96小時內酸性且含酒精的發酵液中,雜菌生長受抑制 B.96小時后發酵溫度應適度升高 C.發酵過程中有機物的能量全部留在發酵產品中 D.當氧氣和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能將糖分解成醋酸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3.獲得純凈的微生物培養物的關鍵是防止雜菌污染,無菌技術圍繞著如何避免雜菌污染展開。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配制培養基和接種時,均需在酒精燈火焰旁操作 B.接種室、接種箱或超凈工作臺在使用過程中,可用紫外線照射30min進行消毒 C.接種針和涂布棒均應灼燒加熱滅菌 D.培養基經滅菌后再調節pH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4.在三個培養皿中各加入等量但不同種的大腸桿菌培養基,接種大腸桿菌并培養36小時后,統計大腸桿菌的菌落數(如表)。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培養皿 培養基成分 菌落數/個 Ⅰ 瓊脂、糖類、含氮物質 35 Ⅱ 瓊脂、糖類、含氮物質和維生素 250 Ⅲ 瓊脂、含氮物質和維生素 0 A.對照培養皿Ⅱ和Ⅲ,表明維生素是培養基中必需的營養成分 B.對照培養皿Ⅰ和Ⅱ,說明維生素是大腸桿菌需要的生長因子 C.對照培養皿Ⅱ和Ⅲ,說明糖類是大腸桿菌需要的碳源 D.含氮物質可以為微生物合成核酸、蛋白質提供原料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5.如表所示為某微生物培養基的配方,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NaNO3 3g FeSO4 0.01g K2HPO4 1g 葡萄糖 30g 瓊脂 15g H2O 1000mL MgSO4?7H2O 0.5g 青霉素 0.1萬單位 A.依物理性質劃分,該培養基屬于固體培養基 B.由培養基原料可知,所培養微生物的代謝類型是異養型 C.本培養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滿足了微生物生長對特殊營養物質的要求 D.若用該培養基分離能分解尿素的細菌,應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應加入尿素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6.為純化菌種,在選擇培養基上劃線接種纖維素分解菌,培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完成圖中操作,接種環需經過4次灼燒滅菌 B.該方法也可用于微生物數量的測定 C.將一個未接種的平板倒置培養作為對照,以檢測培養基滅菌是否徹底 D.在每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下一次劃線,以此稀釋菌種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7.某同學從植物中提取了W物質,并研究其抑菌效果。在平板中央處打孔后加入提取物W,測量抑菌圈的大小和計算抑菌圈平均增幅速率,實驗方法和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培養基冷卻至45-50℃時可倒平板獲得試驗菌平板 B.需要重復多次實驗,降低實驗誤差 C.抑菌圈直徑的大小與菌體濃度、提取物W的濃度和預擴散時間密切相關 D.提取物W在培養基中擴散,加入提取物W后的2小時可獲得最佳抑菌效果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8.下列對發酵工程及其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利用發酵工程生產的根瘤菌肥作為微生物農藥可以促進植物生長 B.用單細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飼料,可通過發酵工程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 C.發酵工程的產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謝物、酶及菌體本身 D.啤酒的工業化生產過程中,酒精的產生積累主要在主發酵階段完成 組卷:5引用:2難度:0.6
二、解答題
-
23.為降低人乳腺癌治療藥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員嘗試在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基礎上,構建抗體藥物偶聯物(ADC),過程如圖1所示。
(1)本實驗中,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應取自
(2)步驟②是利用
(3)步驟④是將獲得的a單克隆抗體和b治療乳腺癌的藥物這2部分,通過接頭結合在一起,從而獲得ADC。研究發現,ADC在患者體內的作用如圖2所示。
①ADC能降低乳腺癌治療藥物的副作用,是因為
②據圖2寫出ADC進入乳腺癌細胞后可導致癌細胞凋亡的具體過程(機理):組卷:9引用:2難度:0.7 -
24.灰霉病菌感染使作物減產,因化學防治措施會引起諸多副作用,科研人員以黃瓜灰霉病菌為指示菌對BA-KA4解淀粉芽孢桿菌的防治效果進行了研究。
(1)BA-KA4解淀粉芽孢桿菌與酵母菌結構最主要的區別是
(2)實驗一:為了確定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是BA-KA4菌體細胞,還是BA-KA4菌體釋放到胞外的抑菌物質,實驗步驟如下:
①挑取BA-KA4菌株單菌落接種于液體培養基中,28℃恒溫培養48 h,離心收集上清液并過孔徑0.22μm的濾膜得到無菌發酵液。收集離心獲得的菌體,超聲波破碎,用培養基稀釋到原體積,經離心收集上清液為菌體破碎液。
②實驗組和對照組處理如下表:請完善實驗方案中的Ⅰ和Ⅱ組別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抑菌率 對照組A Ⅰ. 倒入25mLPDA培養基,待培養基凝固后,在中央接入直徑5mm的灰霉菌菌塊 22℃恒溫培養至菌絲剛長滿平板時,測量灰霉菌菌落直徑(R0) 0 實驗組B 加1mLBA-KA4的無菌發酵液至培養皿中 同上 同時測量灰霉菌的菌落直徑(R1) 63.87% 實驗組C 加1mLBA-KA4的菌體破碎液至培養皿中 Ⅱ 同時測量灰霉菌的菌落直徑(R2) 41.17% ×100%R0-RR0
③實驗結果說明
(3)實驗二:圖1是溫度、pH值對BA-KA4菌株的無菌發酵液抑菌穩定性的研究結果:
實驗結果說明,BA-KA4菌株的胞外抑菌物質有良好的溫度、pH穩定性,可作為灰霉病菌生物防治的優良微生物資源,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做出此判定的依據是
(4)請你談一談與化學防治相比,生物防治的優勢是組卷:27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