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西城區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35題,1~15題,每題2分,16~35題每題1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細胞學說揭示了( ?。?/h2>
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 B.認識細胞的曲折過程 C.細胞為什么能產生新的細胞 D.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組卷:84引用:41難度:0.8 -
2.細菌被歸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h2>
A.沒有核膜 B.沒有DNA C.單細胞 D.細胞體積小 組卷:159引用:46難度:0.8 -
3.下列元素中,構成有機物基本骨架的是( ?。?/h2>
A.氮 B.氫 C.氧 D.碳 組卷:241引用:114難度:0.9 -
4.下列可用檢測還原糖的試劑及反應呈現的顏色是( ?。?/h2>
A.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B.斐林試劑:磚紅色 C.碘液:藍色 D.雙縮脲試劑:紫色 組卷:86難度:0.8 -
5.組成染色體和染色質的主要物質是( )
A.DNA和RNA B.DNA和脂質 C.蛋白質和RNA D.蛋白質和DNA 組卷:70引用:111難度:0.9 -
6.如圖是三個相鄰的植物細胞之間水分流動方向示意圖。圖中三個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關系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 組卷:1130引用:113難度:0.9 -
7.在不損傷植物細胞內部結構的情況下,能去除細胞壁的物質是( ?。?/h2>
A.蛋白酶 B.淀粉酶 C.鹽酸 D.纖維素酶 組卷:115引用:48難度:0.9 -
8.下列關于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B.細胞內不斷進行著ATP和ADP的相互轉化 C.ATP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只能來自光能 組卷:20難度:0.7 -
9.若判定運動員在運動時肌肉細胞是否進行了無氧呼吸,應監測體內積累的( ?。?/h2>
A.O2 B.CO2 C.酒精 D.乳酸 組卷:59引用:4難度:0.9 -
10.紙層析法可分離光合色素,下列分離裝置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h2>
A. B. C. D. 組卷:497引用:87難度:0.9 -
11.在封閉的溫室內栽種農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產量的措施是( )
A.保持合理的晝夜溫差 B.降低室內CO2濃度 C.增加光照強度 D.適當延長光照時間 組卷:50引用:16難度:0.7 -
12.不同動物同類器官或組織的細胞大小一般無明顯差異,器官大小主要取決于( ?。?/h2>
A.細胞的形態 B.細胞的生長 C.細胞的數量 D.細胞的結構 組卷:15引用:3難度:0.8 -
13.如圖為細胞周期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乙→甲→乙的過程是一個細胞周期 B.圖中甲→乙→甲的過程是一個細胞周期 C.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都處于細胞周期中 D.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期 組卷:49引用:11難度:0.9 -
14.通常,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區別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特點是( ?。?/h2>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紡錘體 C.著絲粒分裂 D.中心粒周圍發出星射線 組卷:25引用:2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8題,50分
-
42.細胞分裂是生物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蒲腥藛T以動物細胞為材料,研究幾種蛋白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作用,為治療因細胞分裂異常導致的疾病提供理論依據。
(1)圖1是顯微鏡下拍攝到的一組細胞正常分裂的照片,請按發生的時間先后排序
(2)觀察U蛋白含量降低(U)的細胞,發現細胞分裂期個別染色體沒有排列到赤道板上,而是游離在外(圖2白色箭頭所指)。據此推測,正常情況下U蛋白促進紡錘絲附著于
(3)進一步觀察L蛋白和E蛋白含量降低(分別表示為L-和E-)的細胞,圖3結果顯示,L-細胞分裂時出現多極紡錘體、紡錘體變小且不再位于細胞中央。E-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向兩極移動滯后,出現染色體橋。三種蛋白異常均導致有絲分裂不能順利進行。
綜合上述實驗結果,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闡明U蛋白、L蛋白和E蛋白如何協助有絲分裂的正常進行。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43.學習以下材料,回答(1)~(4)題。
說說胃酸那些事
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離不開胃酸(胃液中的鹽酸)。胃酸可殺滅隨食物進入消化道內的細菌,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為其發揮作用提供酸性環境。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胃酸分泌過多、對胃酸特別敏感等酸相關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治療這類疾病的主要思路是抑制胃酸的過度分泌。
胃酸的分泌過程如圖所示。胃黏膜壁細胞靠近胃腔的細胞膜(頂膜)上有質子泵,質子泵每水解一分子ATP所釋放的能量,可驅動一個H+從壁細胞基質進入胃腔,同時驅動一個K+從胃腔進入壁細胞基質。壁細胞的Cl-通過細胞頂膜的氯離子通道進入胃腔,與H+形成鹽酸。未進食時,壁細胞內的質子泵(靜息態)被包裹在囊泡中儲存在細胞質基質中,壁細胞受食物刺激時,囊泡移動到壁細胞頂膜處發生融合,質子泵轉移到頂膜上(活化態)。質子泵兩種狀態的轉換受神經、激素、高糖高脂食物等多種因素的調節。
PPIs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抑酸藥物,這種前體藥物需要酸性環境才能被活化。活化后的PPIs與質子泵結合,使質子泵空間結構發生改變,從而抑制胃酸的分泌。PPIs由于其作用的不可逆性及質子泵再生速度慢等原因,抑酸作用可持續24h以上,造成胃腔完全無酸狀態,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強且更持久的藥物。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使用PPIs會產生多種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感染性腹瀉,還有一些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腫痛、行走困難等癥狀。相關病理研究證明,PPIs會引發腎小管上皮細胞泌氫功能障礙,導致因尿酸排泄減少而形成高尿酸血癥,誘發痛風發作,停藥后關節腫痛等癥狀緩解或消失。近年來,新型抑酸藥物P-CAB受到廣泛關注,它不需酸激活即可競爭性地結合質子泵上的K+結合位點,可逆性抑制胃酸分泌。與PPIs需在餐前30分鐘空腹給藥不同,進食或高脂飲食對P-CAB的藥效影響甚微,在臨床治療上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1)H+通過壁細胞膜上的質子泵進入胃腔的方式是
(2)使用PPIs出現感染性腹瀉的原因是
(3)根據文中信息,闡述與PPIs相比P-CAB抑酸作用所具有的優勢。
(4)現有一批患有酸相關疾病的志愿者,請設計研究思路,為P-CAB是否可以取代PPIs提供臨床研究證據。組卷:1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