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四川省涼山州中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5/4 8:0:8

          一、基礎知識(15分)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84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迎著春日的氣息,西昌市航天北路的藍花楹盡情綻放,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深深淺淺的紫,把整條街裝扮成花的海洋,這巧奪天工的花海,讓人嘆為觀止

            組卷:61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164引用:3難度:0.9
          • 4.把下面的句子,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話,排列順序最為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①有很多演講者為演講素材發(fā)愁,不知選用什么材料好。
            ②有人可能覺得“自己”不值得講,聽眾不愛聽,就不敢用這樣的素材。
            ③其實,“自己”就是最好的演講素材。
            ④其實不然,自己的經(jīng)歷、自己的事例、自己的見聞認知,都是自己感同深受的,最真實最具說服力,也最能打動聽眾。

            組卷:69引用:3難度:0.8
          •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68引用:1難度:0.9

          六、名著閱讀及語言運用(14分)

          • 14.閱讀下面從名著中摘錄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員。紅軍戰(zhàn)士一個個站出來愿意冒生命危險,于是在報名的人中最后選了三十個人。他們身上背了毛瑟槍和手榴彈,馬上就爬到沸騰的河流上去了,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紅軍機槍向敵軍碉堡開火,子彈都飛進在橋頭堡上。敵軍也以機槍回報,狙擊手向著在河流上空搖晃地向他們慢慢爬行前進的紅軍射擊。第一個戰(zhàn)士中了彈,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著又有第二個、第三個……
            (1)以上文段選自名著《
             
            》。
            (2)結(jié)合語境,對選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做簡要批注。
            【溫馨提示】做批注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方法。閱讀時,可以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評價等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

            組卷:43引用:1難度:0.8
          • 15.綜合?探究。
                  材料一:2023年5月18日,首屆金沙江文化論壇——金陽縣金沙江千年首渡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學會在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昌學院,以及涼山州博物館、西昌文管所、昭覺文管所等多所高校、科研單位的50多名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云貴川彝學專家、愛好者齊聚一堂,聚焦“金陽縣金沙江‘千年首渡’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開學術研討,并為“千年首渡”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何傳承發(fā)展建言獻策。
                  材料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承載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與靈魂,將其保護好是當代人重要的文化使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文化自信的不斷增強,推動著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做好非遺保護“后半篇文章”,匯聚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yè)的持久合力。
                  材料三:傳承是對非遺最好的保護,只有服務當下的價值需求,傳承和發(fā)展非遺才會更有活力。讓非遺與時代發(fā)展相結(jié)合,不僅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還彰顯了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活力,讓古老的非遺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材料四:傳承的根本在于應用。讓原本生活在書本、博物館的非遺動起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再現(xiàn)乃至應用,再通過擴展非遺產(chǎn)業(yè)價值,促進文化與相關產(chǎn)業(yè)的融合,既能夠創(chuàng)造新型文化業(yè)態(tài),也有助于培育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
                  材料五: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不僅蘊含著民族文化的底蘊,也蘊含著重要的經(jīng)濟價值,讓古老文化的綻放與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交相輝映。
            (1)材料一是一則新聞,請為其擬寫一個恰當?shù)臉祟}。要求:不超過20字。
            (2)請?zhí)崛〔⒄喜牧隙⑷⑺摹⑽宓闹饕畔ⅲ靡痪湓拰懗瞿愕慕Y(jié)論。
            (3)請根據(jù)以下材料,給學校提一條合理有效的建議來增強師生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意識。
                  專家聲音:“政府要扶持非遺傳承人,通過拍攝紀錄片、召開推介會等形式,介紹非遺的傳承歷史、文化內(nèi)涵,增強民眾的認同感。媒體要對非物質(zhì)文化傳承者、保護者進行宣傳,倡導全社會關心、了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旅游部門牽頭設計非遺文旅路線,讓民眾近距離接觸民間藝術,更好地發(fā)揮非遺的文化教化作用。”

            組卷:5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