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

          • 1.默寫。
            (1)求之不得,
             
              (《詩經?關雎》)
            (2)瀚海闌干百丈冰,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蘇軾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顧慮,原因在于“
             
             
            ”兩句。
            (4)《左傳?莊公十年》記載,長勺之戰結束后,曹劌向魯莊公解釋說,確認齊軍不是偽裝敗退而決定追擊,是因為“
             
             
            。”
            (5)《行路難》(其一)中,“
             
             
            ”表現了詩人李白對抱負終能施展的堅定信念。
            (6)《莊子?逍遙游》引用志怪書《齊諧》的內容稱,當大鵬遷徙南海的時候,“
             
             
            ”,乘著六月的大風飛去。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2.請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完成問題。
            [甲]話說當時A雙手舉起棍來,望林沖腦袋上便劈下來。說時遲,那時快,A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后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xiāo云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喝道:“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禪杖,掄起來打兩個公人。林沖方才閃開眼看時,認得是魯智深。林沖連忙叫道:“師兄不可下手!我有話說。”魯智深聽得,收住禪杖。兩個公人呆了半響,動不得。林沖道:“非干他兩個事,盡是高太尉使陸虞候吩咐他兩個公人,要害我性命,他兩個怎能不依他?你若打殺他兩個,也是冤屈。”
            [乙]B:“風卷殘云般的革命浪潮,證明我個人的理想和全國人民的需求完全相同,我感到無窮的力量。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那是無上的光榮!”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九xiāo 
             
             云外   動
             

            (2)請把文中劃線的句子改為陳述句:
             

            (3)[甲]文段選自《水滸傳》中的精彩情節“
             
            ”,A是
             

            (4)請根據這個情節分析魯智深的形象特征。
            (5)[乙]段文字出自楊益言和
             
            合著的小說《紅巖》,B是革命者
             

            (6)請結合這位革命者的話,分析他能夠忍受酷刑、拒絕誘惑、犧牲生命是為了什么?

            組卷:15引用:3難度:0.7

          二、閱讀。(55分)

          • 7.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送東陽馬生序》【乙】      (汪)遵,宣州涇縣人。幼為小吏,晝夜讀書良苦,人皆不覺。遵初與鄉人許棠友善,工為絕句詩,而深自晦密。以家貧難得書,必借于人,徹夜強記,棠實不知。一旦辭役就貢,棠時先在京師,偶送客至灞、浐間,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棠訊之曰:“汪都何事來?”遵曰:“此來就貢。”棠怒曰:“小吏不忖,而欲與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
                  汪遵,涇之一走耳。拔身卑污,奪譽文苑。家貧借書,以夜繼日,古人閱市偷光,殆不過此。昔溝中之斷,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當如是耶?與夫朱門富家,積書萬卷,束在高閣,塵暗簽軸,蠹落帙帷,網好學之名,欺盲聾之俗,非三變之敗,無一展之期,嗚呼哀哉!
            (選自《唐才子傳》,有刪改)【注釋】①工:擅長。②就貢:進京應舉。③忖:思量,揣度。④研席:硯臺與坐席。亦借指學習。⑤走:指仆役。⑥閱市:東漢王充“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后以“閱市”為勤奮好學的典故。⑦溝中之斷:水溝里的斷梗漂萍。⑧席上之珍: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義理或人才,此處指人才。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①媵人持沃灌:
             

            ②父母歲有裘葛之
             

            ③棠及第:
             

            ④同舍生皆綺繡:
             

            不過此:
             

            (2)下列選項中,與“為時人稱賞”的“為”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
            B.自以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
            C.是以眾議舉寵督(《出師表》)
            D.豈能暴漲攜之去(《河中石獸》)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②昔溝中之斷,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當如是耶?
            (4)【甲】【乙】兩文都運用了何種寫作手法?試作具體分析。

            組卷:12引用:1難度:0.3

          三、寫作。(55分)

          • 8.請以“就該這么做”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詩歌除外)

            組卷:3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