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七一華源中學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23 14:0:9
一、選擇題
-
1.我國傳統節日眾多,慶祝形式豐富多樣。下列有關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元宵節猜燈謎 B.清明節放風箏 C.端午節包粽子 D.國慶節放煙花 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2.正確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B.
?量取液體C.
?過濾液體D.
?加熱液體組卷:40引用:1難度:0.7 -
3.空氣和水都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植樹造林有利于保護空氣 B.燃放煙花爆竹給空氣消毒 C.工業廢水隨意排入河流中 D.加入大量消毒劑改善水質 組卷:28引用:1難度:0.8 -
4.加碘鹽是在食鹽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鉀(KIO3),其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碘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B.碘原子的質子數是53 C.原子核內中子數為53 D.碘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6.9 組卷:17引用:3難度:0.6
-
12.甲~戊均為初中化學已學的常見物質。已知乙和戊的元素組成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體。在一定條件下,它們能實現如下轉化,回答下列問題:?
(1)丙的化學式為
(2)“戊→乙”的反應會
(3)“乙→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4)“甲→乙”可通過化合反應實現,該反應的實驗現象為
(5)若丁為空氣的成分之一,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
a.丁一定為氧化物
b.“丙→丁”一定會放出熱量
c.“丙→丁”一定屬于化合反應
d.“丙→丁”可能屬于緩慢氧化組卷:34引用:1難度:0.5 -
13.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生機勃勃的地球。
【回顧歷史】
(1)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
A.門捷列夫
B.拉瓦錫
C.道爾頓
D.阿伏加德羅
【重溫教材】
(2)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1),該實驗中發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3)甲組同學利用數字傳感器測得圖1裝置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說明利用紅磷燃燒
【實驗改進】
(4)乙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食品包裝中的脫氧劑能吸收氧氣,于是他們改用脫氧劑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3)。利用數字傳感器測得該裝置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4所示。改進后的優點是
【實踐創新】
(5)受乙組同學的啟發,丙組同學采用有機玻璃管迅速測定了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步驟如下:
①取一根有機玻璃管,用橡皮塞將一端密封;
②將食品脫氧劑粉末迅速裝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將玻璃管密封,彈動玻璃管使脫氧劑粉末緊密分布在橡皮塞一端,待水滴不再移動后,水滴的最右端標為A脫氧劑的最左端標為O,如圖5所示;
③水平滾動玻璃管,使食品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中,靜置至水滴不再移動時,水滴的最右端標為B,如圖6所示;
④用刻度尺測量,AB的長度為L1,BO的長度為L2。
丙組同學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組卷:4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