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10 11:0:2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對應題號上。(每小題3分,共60分)

          • 1.“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孩子;在學校,我是老師的學生;在小區,我是業主,也是其他業主的鄰居;在祖國大家庭中,我是未來的建設者。”這段自我介紹表明(  )

            組卷:27引用:4難度:0.6
          • 2.某班學生自發組織探究小組,利用暑假時間打卡博物館、科技館,去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跟隨父母體驗一天的工作對該班的探究活動,認識正確的是(  )

            組卷:130引用:15難度:0.8
          • 3.青少年在社會中成長,應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組卷:15引用:6難度:0.7
          • 4.“雙減”背景下,全國各地學校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下表是長沙某初中給學生設計的國慶假期作業清單:
            作業清單
            作業一  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業二  參加一次農業生產勞動
            作業三  到岳麓山、橘子洲觀光
            作業四  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宣傳
            上述作業有助于同學們(  )
            ①深入生產生活實際,提高個人實踐能力
            ②了解社會、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③參與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國家事務能力
            ④關注社區治理和發展,增強主人翁意識

            組卷:35引用:10難度:0.5
          • 5.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通過網絡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表明(  )
            ①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
            ②網絡極大促進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③網絡讓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
            ④網絡學習肯定比線下學習的效果更好

            組卷:89引用:3難度:0.7
          • 6.下列觀點能對圖中王同學起到勸導作用的是(  )

            組卷:275引用:20難度:0.8
          • 7.很多企業在疫情期間積極拓展“線上”經營。例如商超采取線上增量平臺、線上商城、直播帶貨等多種靈活銷售方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商貿經濟發展。這說明(  )

            組卷:19引用:8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請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作答)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將近2.5億的老年人,而60歲以上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機的比例僅有32%,也就是說10個老人中有將近7個老人沒有使用智能手機。
            為減少老年人與現代社會的隔閡,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方便,開展關心老年群體、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的志愿服務活動。某中學30多名同學參加了志愿服務活動,在志愿活動中,學生們精心準備,認真講解,耐心解答;老人們仔細玲聽,專心筆記,反復詢問。除此之外,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還了解了老人們的人生,以及他們的處世之道。從而也更加尊敬這些老人,在活動中,同學們也學會了如何陪伴老人、如何與老人交流等,收獲滿滿。
            小宇同學有以下的看法:“陪伴照顧老人是養老院的事,‘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活動對我們中學生沒有什么意義。”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對小宇同學的觀點進行辨析。
            (2)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作為中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活動參與社會生活?

            組卷:13引用:1難度:0.4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甲骨文與金文、戰國秦漢簡帛文字以及今天的漢字一脈相承,對中國歷史發展、思想意識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一個簡單的漢字也會表達豐富的內涵。
              “仁”字的象形解釋:
            仁,仁者愛人。左邊表示普天之下不同的生活者,右邊表示的是等同和等齊。
              甲骨文的“人”字,其本意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又能用語言進行思維和交際的生命,其形狀看起來就像一個行禮的人。“不學禮,無以立。”
            “人而無禮,焉以為德。”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1)結合“仁”字的象形解釋,寫一寫在人際交往中如何做到“仁”?
            (2)結合“甲骨文人字的形意”,運用所學知識,對文明有禮的意義進行說明。
            (3)寫出兩條文明有禮的行為要求。

            組卷:3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