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9/27 5:0:1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10每小題1分,11~20每小題1分,共30分)

          • 1.地殼里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組卷:34引用:10難度:0.9
          • 2.測定某些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科學家是( ?。?br />
            A.張青蓮 B.道爾頓 C.拉瓦錫 D.門捷列夫

            組卷:5難度:0.8
          • 3.下列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h2>

            組卷:32引用:11難度:0.9
          • 4.醫生建議缺鐵性貧血患者多吃肝臟、瘦肉、蛋、魚、豆類等食物來補鐵。這里的“鐵”指的是( ?。?/h2>

            組卷:331引用:13難度:0.7
          • 5.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6.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

            組卷:86引用:6難度:0.7
          • 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8.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5難度:0.5
          • 9.氮化鎵是實現5G技術的關鍵材料之一,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21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7.實驗興趣小組開展“測定密閉容器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探究實驗。
            【實驗1】按圖1所示裝置,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實驗2】按圖2所示裝置,在集氣瓶內壁用水均勻涂附鐵粉除氧劑(其中輔助成分不干擾實驗),利用鐵銹蝕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實驗1中,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
             
            。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K,水能倒吸入集氣瓶,其原因是紅磷燃燒消耗氧氣,導致瓶內氣壓
             
            (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2)實驗過程中,連接數字傳感器,測得實驗1、實驗2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分別如圖3、圖4所示。依據圖3、圖4信息,
             
            (填“實驗1”或“實驗2”)的測定方法更準確,判斷依據
             
            。

            (3)根據圖3所示,當反應停止并恢復至室溫,集氣瓶仍有8.6%左右的氧氣,但實際實驗中倒吸入瓶內的水的體積能達到理論值(五分之一),其可能的操作原因是
             
            。
            【實驗3】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5的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在一個耐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足量的白磷,然后迅速將活塞下壓后放手,容器中的白磷開始燃燒。(白磷的體積忽略不計,白磷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為40℃)

            (4)檢查裝置氣密性:向下壓活塞,放手后活塞恢復到原位置,說明
             
            。
            (5)迅速下壓活塞,白磷能被點燃的原因是
             

            (6)白磷開始燃燒后,活塞的運動情況為
             
            ,最后停在刻度
             
            處。

            組卷:23難度:0.5
          • 28.催化劑是重要的反應條件之一。德國科學家李斯特和美國科學家麥克米蘭因在“不對稱有機催化”上的突破性貢獻,榮獲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
            (一)認識催化劑的應用
            (1)1817年,化學家戴維發現:煤氣(主要含一氧化碳)與空氣在高溫的鉑絲表面持續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請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欲證明鉑絲作為此反應的催化劑,除了證明能改變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外,還需要提供的證據是鉑絲的質量和
             
            在反應前后不變。
            (2)常溫下,氫氣和氧氣在催化劑鉑表面反應的部分微觀過程如圖所示。

            根據圖,選擇正確選項并排序
             
            (填序號)。
            A.每個羥基結合1個氫原子構成1個水分子
            B.1個氧原子和1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羥基
            C.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別分裂為氫原子、氧原子
            D.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直接結合成1個水分子
            (3)工業上制氫氣可利用水煤氣法,反應的原理是在銅的催化以及高溫條件下,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和物質X,則物質X中肯定含有的元素為
             
            。
            (二)探究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效果
            查閱資料得知,紅磚粉也可以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那么,紅磚粉催化的效果怎么樣呢?小東同學設計了如下四個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每次實驗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測定收集到100mL氧氣所用時間,結果見下表。

            序號 催化劑 收集100mL氧氣所用的時間
            1 2小時
            2 0.1g二氧化錳 4秒
            3 0.1g紅磚粉 6秒
            4 0.2g二氧化錳 3秒
            (4)請寫出用實驗2的符號表達式
             
            。
            (5)二氧化錳和紅磚粉相比較,催化效果較好的是
             

            (6)分析表中的數據,還能得到的結論是
             

            (7)若要檢驗塑料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方法是
             
            。
            (三)探究生物體內的催化劑
            酶是生物催化劑,能催化生物體內的反應。人體和胡蘿卜等植物的細胞中都含過氧化氫酶,其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小熊同學為了探究溫度如何影響胡蘿卜汁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設計了如下實驗。
            (注:在不加催化條件下,60℃以下時,溫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無影響。)
            Ⅰ.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胡蘿卜汁和5%過氧化氫溶液;
            Ⅱ.將Ⅰ中的試管放入盛有0℃水的燒杯內,恒定試管及反應物的溫度;
            Ⅲ.5min以后,把過氧化氫溶液倒入裝有胡蘿卜汁的試管中,稍微振蕩,使胡蘿卜汁跟過氧化氫溶液均勻混合;
            Ⅳ.將Ⅲ中的試管放回原燒杯,恒溫6min,反應時試管內的混合物會出現泡沫,產生的氧氣越多,泡沫越高;
            Ⅴ.用刻度尺測量試管中泡沫狀混合物的高度;
            Ⅵ.按上述步驟進行實驗,分別測定20℃、35℃、55℃時泡沫狀混合物的高度。
            每個溫度下的實驗重復3次,取平均值,得到的數據見下表。
            實驗編號 反應物的溫度 混合恒溫6min時,泡沫的高度(cm)
            A 0℃ 1.7
            B 20℃ 3.8
            C 35℃ 6.5
            D 55℃ 2.1
            (8)為了測定實驗的準確性,該實驗過程中還需要控制的條件有
             
            (答出一條即可)。
            (9)根據所給的信息和上述實驗現象,請從酶的角度推測人體的溫度恒定在37℃左右的原因是
             

            組卷:20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