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同勝學校九年級(上)國慶化學作業
發布:2024/12/3 1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
-
1.學習化學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變化的本質,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葡萄釀酒 C.西瓜榨汁 D.玻璃破碎 組卷:564引用:62難度:0.9 -
2.下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滴加液體C.
移開蒸發皿D.
讀出液體的體積組卷:45引用:18難度:0.9 -
3.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按質量計算,空氣 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B.空氣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 C.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 D.PM2.5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組卷:4225引用:110難度:0.7 -
4.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揮發性 B.溶解性 C.穩定性 D.導電性 組卷:465引用:74難度:0.9 -
5.郝穎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氣體,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建立假設 B.收集證據 C.設計實驗 D.做出結論 組卷:269引用:37難度:0.9 -
6.小明用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檢驗蠟燭燃燒有水生成時,發現燒杯內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現象 B.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不予理睬 C.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成分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組卷:80引用:12難度:0.7 -
7.下列方法中能鑒別出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等三瓶無色氣體的是( )
A.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B.聞氣體的氣味 C.分別將燃著的小木條伸入三瓶氣體中 D.以上方法都不行 組卷:87引用:19難度:0.7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34分)
-
21.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圖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現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甲、丙兩實驗集氣瓶中均放少量水,加入少量水的目的分別是
(2)小明做完上述實驗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種無色液體,他所加的液體可能是
(3)小明對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進行探究。他將鎂條和不同含碳量的鐵絲(鐵絲直徑均為0.4mm)放入氧氣中燃燒,并將現象記錄在下表中。物質 鎂 含碳0.05%的鐵絲 含碳0.2%的鐵絲 含碳0.6%的鐵絲 燃燒現象 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無火星 劇烈燃燒,極少火星 劇烈燃燒,少量火星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②造成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③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組卷:16引用:2難度:0.3 -
22.根據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帶序號儀器的名稱:a
(2)若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制取并取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停止加熱時,應先將導管移除水面,
然后再
(3)收集一瓶氧氣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瓶內、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學選擇A裝置準備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氣,他應該選擇的收集裝置為
(5)實驗結束后,兩位同學相互交流,認為其中一種方法更好,他們認為
(6)乙炔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微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乙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引起發生裝置炸裂。你認為圖1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生裝置組卷:8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