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46分)

          • 1.如圖是“極點上空的地球俯視圖”,圖中外圈為赤道,中心為極點,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若此時為6月22日,則①②③④四地中會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讀地球某時刻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圓圈表示緯線,直線表示經(jīng)線,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中M點的地理坐標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3.讀地球某時刻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圓圈表示緯線,直線表示經(jīng)線,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據(jù)此完成1~3題。
            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40
          • 4.小明于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這一天進行了“立竿見影”的探究活動.讀圖回答1-2題
            從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組卷:14引用:0難度:0.70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46分)

          • 19.讀大洲、大洋分布圖和部分板塊運動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東西半球來看,全球陸地大多集中在
             
            半球。
            (2)大洲①和⑥的分界線是
             
            ,溝通了太平洋和
             

            (3)以下空格中填字母或數(shù)字: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
             
            ;有“熱帶大陸”之稱,且被南、北回歸線同時穿過的大洲是
             
            ;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大洲有亞洲和
             

            (4)以下空格中填字母或數(shù)字: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包圍,且完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
             

            (5)圖2中★區(qū)域為尼泊爾,此地區(qū)多地震,請用板塊構造學說內(nèi)容解釋其原因:
             

            組卷:5引用:1難度:0.4
          • 20.運用地理圖像,認識地理規(guī)律是初中地理學習的目標之一。圖1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圖2為不同緯度地區(qū)年降水量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圖1,世界年平均氣溫等溫線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在
             
            (海洋/陸地)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guī)律是:從低緯地區(qū)向高緯地區(qū)
             
            (單選)。
            A.逐漸增高
            B.逐漸降低
            C.先增后減
            D.先減后增
            (2)觀察圖1,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年平均氣溫約
             
            (高于/低于)20℃。
            (3)觀察圖2,赤道地區(qū)比兩極地區(qū)降水量
             
            ;中緯度地區(qū),
             
            (南/北)半球降水量較多。
            (4)觀察圖1,甲地和乙地緯度相近,甲地年平均氣溫
             
            (高于/低于)乙地,主要影響因素是
             
            因素。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