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六校中考道德與法治二模試卷

          發布:2024/12/22 10:30:3

          一、選擇題(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 1.2022年12月9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上發表題為《弘揚中阿友好精神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提出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得到阿方普遍歡迎和支持。這是因為(  )
            ①中國的全球治理理念和行動得到阿拉伯國家普遍認可和支持
            ②中國立天下之正位,行人類之大道,對阿拉伯國家以心相交
            ③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建設合作共贏的美好世界
            ④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有著相同的歷史遭遇以及相同的發展夢想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2.發展是硬道理,在新時代,我國之所以積極謀發展是因為(  )

            組卷:22引用:3難度:0.7
          • 3.以下“中國名片”說明了(  )

            組卷:22引用:6難度:0.8
          • 4.德米巴斯?米娜一家的抖音短視頻火爆全網,米娜爸爸和爺爺是土耳其人,自從來到中國,不僅帶來了土耳其特有的文化習俗,也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他們的言行舉止、飲食習慣等無不顯示著兩國文化的印記。這告訴我們(  )
            ①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特的,都有存在價值
            ②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對待他國文化
            ③外國人都有強烈的意愿接觸、體驗中國文化
            ④各國文化已經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組卷:98引用:5難度:0.7
          • 5.下列選項能恰當體現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是(  )

            組卷:250引用:13難度:0.7
          • 6.從嫦娥五號“上九天”,到“奮斗者”號“下五洋”,從高鐵、5G培育新增長極,到大數據、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從量子、干細胞研究深入“無人區”,到“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核電”不斷走出去……我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從中能夠感受到(  )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②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③保護知識產權有利于促進科技創新發展
            ④中華民族具有偉大的創造力和非凡的智慧

            組卷:26引用:5難度:0.7
          • 7.近年來,我國博物館利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云展播”,結合館藏文物開發文創產品,不斷創新展示和傳播手段,讓館藏文物“活”了起來,為文化遺產走進大眾、走向國際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館展示和傳播手段的創新(  )
            ①能夠推動中外文化的融合與統一
            ②說明中華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③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
            ④能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組卷:144引用:13難度:0.8

          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36分)

          • 20.閱讀材料,完成任務。
            2022年11月5日-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在中國上海舉辦。舉辦進博會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提出、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開放舉措,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務實行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的生動實踐。在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經濟恢復遲緩、地緣局勢緊張的背景下,第五屆進博會如期舉辦,展示了中國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能力,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超大市場規模的巨大吸引力。
            (1)國家主席習近平重視進博會的舉辦說明了什么?
            (2)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我國應該怎么做?

            組卷:10引用:2難度:0.1
          • 21.材料一“天宮課堂”第三課2022年10月12日,“天宮課堂”第三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陳冬、劉洋、蔡旭哲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進行授課,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這場來自400公里之上的奇妙科學課。
            材料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今年是載人航天工程立項30周年。三十年歲月荏苒,幾代航天人開拓創新,星辰大海留下了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印記。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科學支持能力最強的空間設施,中國空間站將在我國科技強國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貢獻巨大力量,為未來我國開展近地以遠的載人空間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學積累。為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后續飛行任務需要,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已于近期啟動。
            (1)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的建設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2)“天宮課堂”開講對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義?
            (3)為使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更多新突破、新成就,請你獻計獻策。

            組卷:8引用:3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