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7/13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自2020年6月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行動,要求騎摩托車必須佩戴頭盔。正確佩戴頭盔可以有效保護人體的“生命中樞”,該“生命中樞”是指( )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 組卷:184引用:16難度:0.5 -
2.生物學知識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實踐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吃飯時細嚼慢咽,可增加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含量 B.為避免食物進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吃飯時不要大聲說笑 C.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前,先要清除其口、鼻內的污物 D.為保護聲帶,青少年在變聲期應盡量避免大聲喊叫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下表中的疾病與其致病原因,表示錯誤的是( )
A.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 B.侏儒癥——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C.貧血——缺乏含鐵的無機鹽 D.佝僂病——缺乏含鈣的無機鹽 組卷:3引用:4難度:0.6 -
4.下列有關人體三道防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B.非特異性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針對多種病原體都有效 C.第三道防線是人出生以后逐漸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 D.吞噬細胞在人體的三道防線中都能發揮作用 組卷:73引用:4難度:0.6 -
5.下列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某同學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會先感覺到燙然后迅速松手 B.人醉酒后會出現語無倫次、走路不穩,分別與大腦和小腦有關 C.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D.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最復雜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6.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小麗不幸受傷,急需輸血。經化驗,她的血型是B型,許多愛心人士主動要求為她獻血。下面可以為小麗獻血的血型是( )
A.A型和B型 B.B型和O型 C.O型和AB型 D.B型和AB型 組卷:23引用:2難度:0.8 -
7.“食不言寢不語”,其科學道理是食物容易由咽誤入下列哪一結構,而引起劇烈咳嗽( )
A.胃 B.氣管 C.食道 D.肺 組卷:1引用:3難度:0.5 -
8.徒步行走是一種很好的戶外運動。不經常鍛煉的人,較長時間的徒步行走腳掌易磨出“水泡”,即便不做任何處理,幾天后“水泡”也會自動消失。“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滲入( )
A.組織細胞中 B.各級動脈中 C.各級靜脈中 D.毛細血管中 組卷:313引用:13難度:0.4 -
9.下列食物成分中,不需要消化就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水、糖類、無機鹽 B.糖類、脂肪、蛋白質 C.水、無機鹽、維生素 D.水、糖類、蛋白質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10.下列關于內分泌系統說法正確的是( )
A.垂體、甲狀腺、胰腺屬于內分泌系統 B.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直接進入毛細血管 C.激素的量很大,調節作用很小 D.腎上腺素能促使心跳變慢 組卷:17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題,每空1分,共50分。)
-
29.2020年1月,“朋友圈”一條名為“45度讓路法”的視頻火了起來,讓人感到暖心且難以忘懷。它以動畫形式講解了私家車在遇到馬路堵車時如何快捷、安全地讓行身后的急救車。前方車輛聽到急救車的警笛聲后,分別迅速向左右側前方45度打方向,為急救車讓出了一條狹窄的“生命通道”,急救車得以順利通過(如圖所示),為醫生救治病人提供了寶貴的時間。請根據下面“甲一丁”的圖示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聽到急救車警笛聲的私家車車主馬上轉動方向盤,使車頭朝向側前方45度,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看,這種行為屬于
(2)私家車車主看到急救車從眼前順利開走,該過程圖甲中[3]的曲度發生的變化是
(3)私家車車主接受急救車警笛聲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的結構位于圖丙中的[
(4)參與“45度讓路”行為的高級中樞位于圖乙中的[
(5)圖丁中,g由
(6)救護車中的病人有多種基礎病,其中一個癥狀是正常飲食情況下,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出現該癥狀的可能原因是
(7)“聽到急救車警笛聲的私家車車主馬上轉動方向盤,使車頭朝向側前方45度”,這一系列動作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精準完成,請你寫出從警笛聲刺激到一系列動作完成的神經沖動傳遞過程,警笛聲刺激→組卷:1引用:2難度:0.5 -
30.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種特殊形態,通常是指粒徑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顆粒,包括碎片、薄膜、纖維等。由于微塑料體積小,部分可達微米乃至納米級,對海洋生態環境有很大危害,因此也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海洋微塑料不僅存在于海洋,還可以通過海洋生物傳遞,最終進入人體腸道、血液甚至肝臟等,危害人類健康。為了研究海洋微塑料對人體消化吸收功能的危害,科研人員利用小鼠進行了如下科學實驗,如表是實驗操作過程及結果:
組別 小鼠數量 飼喂方式 實驗結果 小腸絨毛狀態 體重平均增長值(g/只) A 15只 每天喂含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飼料8g/只,連續一個月 基本消失 -0.12 B 5只 每天喂含0.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飼料8g/只,連續一個月 數量少,排列散亂 1.84 C 15只 ? 數量多,排列整齊 7.34
(1)根據上述材料,你提出的問題是
(2)C組的飼喂方式應為
(3)由上述表格中的實驗結果可知,與C組比較,A、B兩組小鼠小腸絨毛數量減少甚至消失,由此會影響小鼠的消化吸收功能,進而導致它們的體重增長值
(4)請你修改本實驗中不足的地方:
(5)環境保護是一項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需要大家的共同關心和自覺參與。為減少微塑料垃圾的產生及對人體的危害,請列出一條可行的措施組卷:23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