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市九校高一(下)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7/27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均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NaHCO3屬于(  )

            組卷:93引用:2難度:0.9
          • 2.下列物質(zhì)中,能夠?qū)щ姷碾娊赓|(zhì)是(  )

            組卷:128引用:1難度:0.8
          • 3.儀器名稱為圓底燒瓶的是(  )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4.下列有關(guān)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6.關(guān)于反應3LiFePO4+13HNO3═3LiNO3+3Fe(NO33+3H3PO4+NO↑+2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1引用:2難度:0.5
          •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2引用:2難度:0.8
          • 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1難度:0.7
          • 9.下列關(guān)于化學反應熱效應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125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有關(guān)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7

          非選擇題部分

          • 29.不同濃度的硫酸與鋅反應時,硫酸可以被還原為SO2,也可被還原為氫氣。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擬設(shè)計實驗驗證這一事實,并進行數(shù)據(jù)測定和相關(guān)計算。


            請回答:
            (1)橡膠管的作用是什么?
             

            (2)按圖組裝完裝置后,在加藥品前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應如何操作?
             

            (3)寫出圓底燒瓶中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若燒瓶中投入ag鋅且完全反應,氫氧化鈉溶液洗氣瓶增重bg,量氣管中收集到VmL氣體(標準狀況),請用一個代數(shù)式表示出a,b,V之間的關(guān)系
             

            (5)反應結(jié)束后,為了準確測量氣體體積,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液面最低處相平外,若量氣管右側(cè)液面高于左側(cè)液面,則
            n
            H
            2
            n
            S
            O
            2
            的數(shù)值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30.完成下列問題:
            (1)已知20℃下,飽和食鹽水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6.5%,密度為1.17g/mL,則該飽和食鹽水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1
            (2)向27.2g由Fe和Fe2O3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加入2L一定濃度的稀硫酸后固體恰好溶解,可收集到標準狀況下氣體2.24L,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忽略反應前后溶液的體積變化),反應后溶液中FeSO4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3)100mL0.200mol?L-1CuSO4溶液與1.95g鋅粉在量熱計中充分反應。已知:反應Zn(s)+CuSO4(aq)═ZnSO4(aq)+Cu(s)的ΔH=-209kJ?mol-1,反應前后,溶液的比熱容均近似為4.18J?g-1?℃-1、溶液的密度均近似為1.00g?cm-3,忽略溶液體積、質(zhì)量變化和金屬吸收的熱量。實驗測得反應前溫度為20.1℃,請計算反應后測得的最高溫度為
             
            ℃。

            組卷:4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