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七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16 16:0:1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把正確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題框內。每小題2分,共48分)
-
1.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反推火箭成功點火后,平安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本次出征的航天員中湯洪波46歲、劉伯明55歲、聶海勝57歲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夢想不論年齡,彼岸終將抵達。下列對夢想理解正確的有( )
①有夢想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②夢想的實現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③夢想能不斷激發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
④夢想是一成不變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組卷:49引用:6難度:0.7 -
2.“一天不讀書,根本看不出;一周不讀書,出口就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一定輸。”這句俗語體現了( )
①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堅持不懈
②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
③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④學習能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組卷:86引用:2難度:0.5 -
3.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楊倩,10歲開始練習射擊,邊讀書邊訓練,通過高考,考取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楊倩說:“學習是人這一生都在做的一個事情,射擊事業也會陪伴我很久。拿金牌是為國爭光,將來從大學出來也能為祖國作貢獻。”她的成長啟示我們要( )
A.做更好的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B.參加體育比賽,樹立全球視野 C.學會做人做事,搏得錦繡前程 D.提升社會地位,擔負時代使命 組卷:140引用:15難度:0.4 -
4.李偉課余時間收集了一些植物的葉子,準備把他們做成標本;小勝在周末去敬老院做義工;小鵬回家自己做飯,還經常給加班的爸爸送飯……這些事情有人認為與學習有關,有人認為與學習無關。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
A.學習僅僅局限在學校,所看,所聽,所觸,所做都不是學習 B.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以及如何做人 C.在中學階段,我們所講的學習,就是知識學習 D.學生的學習是多方面的,參加工作后就不用學習了 組卷:53引用:4難度:0.7 -
5.“我很丑,但我很溫柔,外表冷漠、內心狂熱,那就是我;我很丑一點卑微,一點懦弱,可是從不退縮。”這段歌詞告訴我們( )
A.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不必在意別人的評價 B.每個人都有不足,對自己的缺點不必在意 C.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 D.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少數人才是完美的 組卷:47引用:6難度:0.6 -
6.“禾下乘涼追夢去,稻香四海惠蒼生”是袁隆平院士一生的夢想。追夢路上,他常說:“成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知識是基礎,研究需要付出汗水,靈感是思想的火花,還要搶抓機遇”。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啟示我們要( )
①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知識
②靜待花開,努力提升素養
③少年有夢,樹立遠大理想
④艱苦奮斗,實干創造輝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08引用:52難度:0.7 -
7.“如果不能做大路,那就做一條小徑吧!如果不能做太陽,那就做一顆星星吧!勝負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做到最好!”要讓自己做到最好,應該( )
①揚長避短
②心無旁騖,盡情享樂
③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
④相信自己什么都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77引用:3難度:0.8 -
8.關于朋友,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朋友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友情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
②對于交心的朋友,如果朋友需要我幫助,我會無條件幫忙
③交友是平等互惠的過程,給予與分擔必須是雙向的
④朋友之間的沖突,如果處理得當,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9.《青少年網絡安全與新媒介素養》調查數據顯示:57.8%的青少年選擇微信交友,41%的青少年會把網上沒有見過面的人加入朋友圈,59.4%的青少年會在朋友圈曬自己、家人和朋友的照片……從這些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 )
A.網絡交往具有虛擬、平等、自主等特點,受到所有青少年的喜愛 B.網絡開啟了通往世界的一個新的窗口,不必在意與身邊的人交往 C.虛擬世界的交往,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理性交往 D.要以開放的姿態建立友誼,我們要盡可能將陌生人加為好友 組卷:61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
26.進入初中以后,小紅思考了下列問題,請你幫她分析分析。
(1)小紅認為,中學時代并不是很長,所以對我們的成長無關緊要。
判斷:
理由:
(2)小紅和最要好的朋友小花都參加了演講比賽,小花獲得第一名了,結果小紅不再理睬小花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判斷:
理由:
(3)小紅的觀點如圖。
判斷:
理由:組卷:5引用:1難度:0.4 -
27.【吾輩問答?思人生】
今年五四宣傳片《我不想做這樣的人》,是在征集了26所學校的955位初中生的想法后,匯集而成的一段演講:
“那些想從我們身上,看到中國未來的人,親愛的父母、師長、前輩,其實我還不知道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但能和你們分享的是,我不想做什么樣的人。”“我不想做一個拿著鋸子的人……我不想做一個渾身帶刺的人,我不想做一個流水線上制造出來的人,沒有獨立的人格,只有預訂的人設,沒有閃光的才華,只有拋光的流量,沒有精彩的作品,只有熱鬧的八卦,我不想做一個隱身的人,需要挺身而出的時候,他藏在人群里,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他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里……我不想做一個沒有教養的人,一個半途而廢的人,一個遺忘歷史的人,我不想做一個不愛國的人……”
看了宣傳片之后,六年級(2)班同學就“有意義的人生是怎樣的”進行了熱烈討論,請你也參與其中:
(1)你認為怎樣的生命值得一過,并活得有意義?
(2)從《我不想做這樣的人》中我們看到了青年一代所展現出來的赤子之心,對現實的思考與關懷,以及豐沛的責任感。作為一名新時代中學生,你認為怎樣活出自己的精彩?組卷:106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