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初中集團校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二)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0分)

          • 1.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56引用:42難度:0.8
          • 2.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h2>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3.淮安被譽為“中國運河之都”,一河通古今,一脈傳千年。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77引用:1難度:0.7
          • 4.化學實驗操作應嚴謹規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h2>

            組卷:16難度:0.8
          • 5.關于燃燒與滅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6引用:1難度:0.7
          • 6.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共40分)

          • 17.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進行“堿與酸堿指示劑反應”的實驗時,將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變成了紅色,但過一會兒紅色卻消失了。于是,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這一異?,F象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酚酞與O2發生了反應;乙同學:NaOH溶液與空氣中的CO2發生了反應;丙同學:與NaOH溶液濃度大小有關;你的猜想:
             
            (寫一條)。
            【設計與實驗】甲、乙、丙三位同學為了驗證各自的猜想,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探究。
            (1)甲同學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目的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實驗中的NaOH溶液于試管中,再加熱煮沸。
             
            溶液變紅,過一會兒紅色消失。 甲同學的猜想
             
            (填“正確”或“不正確”)。
            ②將①中的溶液冷卻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2)乙同學設計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溶液的紅色褪去,他認為自己的猜想正確,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丁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猜想不正確,理由是
             
            ,丁同學為了進一步探究試管中的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用pH試紙測量試管中的溶液,結果pH<7,說明溶液顯
             
            性,造成試管中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

            (3)丙同學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傳感器測量溶液顏色的變化(說明:溶液無色時,色度傳感器測得的數值為100%)。他在三個專用容器中分別加入等量的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同時放入色度傳感器進行測量,測出溶液顏色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由此判斷自己的猜想正確。你能從變化曲線中總結出的規律有
             
            (寫一條)。
            【實驗結論】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與NaOH溶液的濃度有關。

            組卷:351引用:5難度:0.4
          • 18.興趣小組同學在做鎂與鹽反應的實驗時,不小心將鎂條加到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中,意外發現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同學們對白色不溶物的成分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問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①是Mg(OH)2
            猜想②是MgCO3
            猜想③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查閱資料】
            ①MgCO3、Mg(OH)2加熱易分解,分別生成兩種氧化物。
            ②白色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
            ③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實驗驗證】取適量干燥的白色不溶物,充分加熱,并使分解產生的氣體(“→”表示氣體通過方向)依次通過如圖1所示裝置,連接順序是
             
            (填“A→B”或“B→A”)。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猜想③正確。請寫出Mg(OH)2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拓展探究】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
             
            ,也能檢驗MgCO3的存在。
            同學們為了進一步測定白色不溶物中各組分的質量關系,繼續進行了下列探究:稱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并使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如圖2所示裝置中(假設每一步驟均進行完全)。
            【實驗數據】
            裝置C的質量 裝置D的質量
            通入氣體前 292.4g 198.2g
            通入氣體后 294.2g 207.0g
            【實驗結論】若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組成用xMg(OH)2?yMgCO3表示,則x:y=
             

            組卷:49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