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4.3 平面鏡成像、第4節光的折射》2021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2/26 2:0:2
一、選擇題
-
1.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使蠟燭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蠟燭a、b,目的是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夠承接到像 D.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變大 組卷:2243引用:49難度:0.7 -
2.人們照鏡子時,總是走近平面鏡去看,其原因是走近時( )
A.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不變,人看到的像更清晰 B.平面鏡所成的像會變大,人看到的像也會變大 C.只有走近平面鏡時,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 D.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不變,人看到的像大小也不變 組卷:401引用:6難度:0.6 -
3.小明發現自己在一面大平面鏡中成了一個完整的像,但一不小心將鏡子打缺了一個角,那么此時小明( )
A.不能在鏡中成像 B.能成像,但不完整 C.能成一個完整的像,但是比較小 D.成像沒有影響 組卷:1153引用:10難度:0.6 -
4.小明站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如圖所示,此時他看到的像應該是圖中的( )
A. B. C. D. 組卷:166引用:3難度:0.9 -
5.塔式太陽能電站(如圖所示)是由多個平面鏡組成的,關于平面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B.人靠近平面鏡時,像將變大 C.平面鏡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來工作的 D.人距離平面鏡2m,則像與人的距離為4m 組卷:25引用:1難度:0.8 -
6.視力檢測時要求被測的人與視力表的距離為5m。如右圖所示,視力表與平面鏡的距離是3m,為滿足測量要求,人與平面鏡的距離應為( )
A.1m B.2m C.1.5m D.3m 組卷:221引用:5難度:0.7
二、填空題(共2小題,每小題0分,滿分0分)
-
7.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B,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 關系;玻璃板的厚度對蠟燭所成的像的大小 (填“有”或“沒有”)影響;蠟燭所成的像 (填“能”或“不能”)用照相機拍下來。
組卷:420引用:7難度:0.6 -
8.如圖所示是牛牛逛公園時拍下的“孔橋與倒影”照片,橋的倒影是由于 形成的 像,當牛牛遠離孔橋時,橋的倒影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7引用:1難度:0.6
選擇題
-
9.如圖所示的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水中筷子“彎折”B.
地上的身影C.
水中荷花的倒影D.
墻上的手影組卷:611引用:28難度:0.5 -
10.以下描述中與光的折射現象有關的是( )
A.形影相隨,親密無間 B.海市蜃樓,虛無縹緲 C.鏡中生花,脫離實際 D.水中撈月,一無所得 組卷:2070引用:57難度:0.9
填空題
-
30.如圖所示,一碗底B處放一硬幣,然后加適量水,從A處恰好能看到硬幣的像于E處,若用激光筆從A點向 (選填“C或B或E或D”)處照射,可以剛好照射到硬幣,若繼續加水至滿,則從A處看到的硬幣的像將 (選填“變高”或“變低”或“不變”)
組卷:227引用:3難度:0.5
三、實驗題
-
31.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如圖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現,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實驗還得到如下數據: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①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
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零。
該同學根據上述實驗中的發現和結論②總結出了光的折射特點。
(2)請你對該同學通過上述探究實驗得出光的折射特點的過程作出評價。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請簡要說明理由:。組卷:1383引用:108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