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0年第二十屆“天原杯”全國初中學生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河南賽區)初賽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環保部門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來逐步實施了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辦法,其中塑料袋、廢紙、舊橡膠制品等屬于(  )

            組卷:23引用:4難度:0.5
          • 2.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低碳生活”成為熱門話題,下列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對策中,不恰當的是(  )

            組卷:25引用:15難度:0.9
          • 3.下列各組物質發生的變化,均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1引用:7難度:0.9
          • 4.銅和鋁是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重要的金屬.鈦(Ti)有許多神奇的性能,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之一.依據三種金屬的性質和用途,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5.我國盛產的香料八角中存在莽草酸(化學式為C7H10O5),由它合成的達菲(化學式為C16H31O8N2P)是抗甲型H1N1流感的一種藥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9
          • 6.將下列四種家庭常用的調味品分別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組卷:41引用:22難度:0.9
          • 7.能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的是(  )

            組卷:21引用:21難度:0.9
          • 8.下列生活小實驗不能成功的是(  )

            組卷:9引用:2難度:0.9
          • 9.使用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火災時,最好不要留下任何痕跡,下列滅火器中最適宜的是(  )

            組卷:53引用:4難度:0.9
          • 10.可以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下列是反應生成氧氣和氯化鉀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坐標圖,其中合理的是(  )

            組卷:1083引用:29難度:0.9
          • 11.某種元素的化合價在化學反應前后發生了變化,則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據此可判斷下列化學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組卷:18引用:5難度:0.9
          • 12.鑒別下列各組物質,選用試劑或方法(括號內)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4難度:0.5

          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 35.在通常狀況下,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在工業上、實驗室中可以制作氯氣,用來研究氯氣的性質,并將其廣泛用于實際生產和生活中。
            (1)在工業上,制取氯氣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①利用風吹日曬可以從海水中提取粗鹽,該過程主要發生
             
            (“物理”或“化學”)變化。
            ②要除去食鹽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選擇的操作方法是
             

            ③氯化鈉溶液在通電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實驗室中,可以用加熱二氧化錳和濃鹽酸來制取氯氣,可采用如圖裝置制取氯氣并測量產生Cl2的體積。

            ①能采用該氣體發生裝置的理由是
             

            ②該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
             

            (3)氯氣在常溫下能分別與水、堿類等物質發生反應,并可以產生具有殺菌消毒、漂白(是有色物質褪色)等作用的物質。
            ①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氯氣與石灰乳反應可制漂白粉,有關化學方程式為
             

            ②氯氣和水反應的原理是:Cl2+H2O=HCl+HclO.為了證明把氧氣通入水的過程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質是次氯酸(化學式為HClO),小明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你認為小明設計的方案能夠達到目的嗎?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請補充實驗幫助小明達到實驗目的(寫出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
            (4)請計算:吸收14.2g氯氣,需要消耗2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克?

            組卷:41引用:1難度:0.5
          • 36.(1)課外活動小組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做了如下實驗: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內有50mL空氣,如圖.然后給裝有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內銅絲變黑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
            ①驗結束后,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減少了約
             
            mL,這是因為
             

            ②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
             

            ③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你認為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
             

            (2)課外活動小組發現紅熱的銅絲變黑后,為了回收再利用銅絲,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質的討論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①乙方案的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兩種方案相比,
             
            方案更好,其原因是
             

            ②若采用甲、乙兩種方案處理此變成黑色的銅絲,并且充分反應,則回收的銅絲a的質量
             
            (填“<”、“>”、“=”)銅絲b的質量.請通過分析和計算,采用甲、乙兩種方案分別回收銅絲,所得到銅絲的質量理論上最多相差多少克?(提示:假設該實驗中所取空氣中氧氣的密度為1.30g/L.要求:計算結果精確到0.01g.)

            組卷:192引用:4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