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廈門市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
發布:2024/7/19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面時事共同反映的主題,用一個關鍵詞概括,最貼切的是( )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
☆2021年11月22日,中國東盟正式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A.愛好和平 B.深化改革 C.合作共贏 D.消除貧困 組卷:4引用:3難度:0.8 -
2.2022年1月3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下列對實現這項重大文化工程的推進路徑,排序正確的是( )
①對瀕危遺產遺跡遺存實施搶救性保護
②開展長江文化資源的全面調查,摸清遺產底數
③打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美景于一體的萬里文化長廊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組卷:52引用:4難度:0.7 -
3.下列新聞事件與新聞解讀相匹配的是( )
序號 新聞事件 新聞解讀 ① 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召開 國家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②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 我國建成資源節約型社會 ③ 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大 ④ 我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1.03億戶 私營經濟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4.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該《意見》的實施有利于( )
①減輕教師負擔
②促進教育公平
③消除校外培訓亂象
④避免親子沖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5.熱播劇《人世間》的主題曲唱道:“世間的甜啊,走多遠都記得回家。平凡的我們,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該歌詞想表達的心聲是( )
①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②為了家庭的幸福犧牲一切
③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
④家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影響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14引用:8難度:0.5 -
6.同學們就“省級行政區簡稱”的記憶方法各抒己見:
圖中三位同學的不同記憶方法啟發我們( )A.提高自律自控能力,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B.學習方法因人而異,要找到適合自己的 C.合作是學習的最好方式,在交流中進步 D.保持學習興趣,能更好地面對學習的苦 組卷:21引用:4難度:0.5 -
7.小建所在的學習小組以“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為主題制作一期手抄報,小建負責“社會保護”板塊內容的編寫。以下素材適合入選的是( )
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
②志愿者針對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咨詢服務
③學校定期對教室等場所進行全面消毒
④市場監管所到學校檢查食品安全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53引用:6難度:0.9 -
8.2021年度“新時代好少年”王凌云,面對父親常年外出打工,母親殘疾,爺爺奶奶年歲已高的處境,主動分擔家務,照料家人。盡管生活艱辛,但她堅強樂觀,從未向命運低頭。王凌云的事跡告訴我們( )
A.對生活充滿激情,個人揚名勿彷徨 B.身體力行,傳承家風,走向美好未來 C.培育自立品格,拒絕接受他人幫助 D.養護精神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制約 組卷:5引用:3難度:0.5 -
9.小閩參加學校的“黨史宣講”活動,由于賽前焦慮,因而在場上驚慌失措,導致成績不理想,他在沮喪的同時決心要加強心態建設,學習演講技巧。上述事例說明( )
①體驗負面情感,生命必然更飽滿豐盈
②正確面對挫折需要積極的心態和方法
③焦慮情緒容易影響我們的觀念和行動
④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就能邁向成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2引用:6難度:0.6
二、根據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共5題,共52分)
-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某校“蒲公英”普法社團,開展《家庭教育促進法》公益普法宣傳活動。
普法進校園,在班級進行“時政速評”: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該法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
(1)請運用時事知識,說說《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和實施的意義。《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十六條(六)規定: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組卷:11引用:3難度:0.1 -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國家的象征和標志之一。在“國歌,如何唱響”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小閩同學摘錄了相關內容進行研習,請你參與進來。
材料一:義勇觀——“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中國人的義勇觀”。一部史書中,有持節不屈的蘇武;投身庶民勝利的李大釗;禾下乘涼的袁隆平;百折不撓的短跑選手蘇炳添;和平方舟上的中國白衣衛士;講好新疆故事、加強新滬聯系的凱撒爾?買買提以及辛勤致富的《感動中國》人物張順東夫婦等,都是履仁踐義的踐行者!
(1)結合材料一,分析中國人的“義勇觀”是如何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
材料二:義勇軍——1949年,紅其拉甫邊防連剛剛成立,解放軍戰士給當地人民送來了牛羊、幫他們蓋起了新房,為配合邊防巡邏,塔吉克族牧民凱力迪別克自告奮勇,擔任義務向導;后來,他的兒子巴依卡和孫子拉齊尼又一代傳一代地接過了護邊任務。2021年9月1日的《開學第一課》中,拉齊尼12歲的兒子據地有聲地承諾:“長大當兵,退伍后當一名優秀的護邊員。”因為他們心中時刻銘記著一句話“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2)請運用“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關系”的相關知識,評價拉齊尼一家和解放軍戰士一起守邊護民的事跡。
材料三:義勇行——以義為根,以勇為助,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義勇軍”!
(3)為“更好地踐行中國人的義勇觀”,請你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
要求:將倡議書中劃線部分的內容補充完整。倡議書義和勇的觀念,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流淌了幾千年,我們倡議:
①組卷:11引用: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