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11/29 19:0:2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40分)
-
1.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不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個人是社會有機組成部分,社會進步離不開個人的努力
②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③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④要主動認識社會,融入社會,在社會中鍛煉、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組卷:79引用:28難度:0.9 -
2.小濤是爺爺奶奶的孫子,是爸爸媽媽的兒子,是某中學八年級一班的學生,是班上的體育委員,是小楊的鄰居。小濤擁有多重身份表明(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②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小濤是善變的
④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不同的類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172引用:10難度:0.7 -
3.我們的生活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也不斷從社會中汲取營養。看一場紅色電影,聽一場民族音樂會,讀一本中華優秀書籍……都可以讓我們從社會中獲得( )
A.物質支持 B.精神滋養 C.身體成長 D.智力發展 組卷:104引用:32難度:0.9 -
4.下列屬于業緣關系的是( )
A.小明和大伯在討論科學實驗 B.畢小聰的爸爸陪同單位的老李下棋 C.孫小梅與媽媽一起看電影 D.小紅的奶奶與鄰居張阿姨在聊天 組卷:18引用:8難度:0.7 -
5.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小文每個節假日都宅在家里看書
②小剛每天在獨立完成作業后主動預習
③小明定期去小區的敬老院為老人們讀書
④小芳利用課余時間到博物館當志愿講解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32引用:22難度:0.7 -
6.八年級學生小方被網絡世界所吸引,不僅在家時沉湎于網絡游戲,就連出門在外也手機不離手,上網刷微信,玩游戲。為此,他的學習成績急劇下降,身心健康也深受影響。小方的經歷啟示我們( )
A.抵制網絡誘惑,網絡游戲絕對不能玩 B.加強網絡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網 C.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合理利用網絡 D.網絡有利于身心健康,要善于發揮網絡的優勢 組卷:29引用:20難度:0.9 -
7.具有良好的媒介素養是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下列網絡消息中,轉發須謹慎的是( )
①微博上看到“某理工女博士得出“維生素A傷害寶寶大腦’的結論”
②某論壇上發布“今天天空驚現‘地震云’,請大家做好防震準備!”
③山西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迎澤公園國慶節開門迎客”
④微信朋友圈中流傳的“霧霾中含有硫酸銨,可以致人死亡”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3引用:6難度:0.6 -
8.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我國公民通過互聯網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這就是網絡問政。下邊對“網絡問政”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
②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
③互聯網拓寬了民主渠道
④老百姓的民意只能通過互聯網傳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4引用: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60分)
-
23.一則新聞故事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
53年前的冬天,10歲的男孩小石弄丟了給媽媽買藥的5元錢,無助地哭泣,打鐵的“國興師傅”了解后,掏出5元錢給了他。
隨后,男孩回老家了,與“國興師傅”失去聯系,這5元錢一直沒還上。
53年過去了,當年10歲的男孩小石已成為63歲的老伯,他從未放棄尋找恩人,要連本帶利把錢歸還!
近日,“國興師傅”被找到了,但他拒收了石老伯還來的2000元錢。
石老伯決定以“國興師傅”的名義將錢捐給更有需要的人。
結合上述新聞故事,運用所學知識,寫一篇80字左右的短評。組卷:45引用:6難度:0.6 -
24.在“法律知識知多少”的課堂學習環節中,同學們對自己搜集的案例進行了分析:
案例一:某派出所接到一個緊急的報警電話,報警人一直喊:“有人要殺人。”派出所十余名民警為此奔波了一上午。結果查明這是無業游民張某出于好玩而導致的鬧劇。
-張某報假警的行為違反道德和紀律,應該予以嚴厲的批評教育
案例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使用社交軟件時用表情包傳情達意,真人表情包更是成為聊天時的熱寵。但有家公司卻因為制作和發布了演員葛優的真人表情包而被判侵權,需要向葛優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葛優25萬元。
一這家公司的行為侵犯了當事人的民事權利,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案例三:16周歲的劉某在學校和同年級的陳某發生了沖突,在老師調解下,事情本已解決,但劉某心有不甘。放學后,糾集了社會上的一些“哥們幾”對陳某進行毆打,致使陳某身受重傷。
-劉某是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1)同學們對三個案例的分析正確嗎?說說你的理由。
(2)這些案例帶給我們哪些警示?組卷:9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