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寧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7/29 8:0:9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40分)
-
1.人類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果酒、果醋的歷史源遠流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葡萄酒自然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酵母 B.葡萄汁要裝滿發酵瓶,營造無氧環境,以利于發酵 C.在缺氧、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醋桿菌能大量生長繁殖 D.果酒發酵過程中溫度控制在30℃,果醋發酵過程中溫度控制在20℃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2.《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稱為“動酒酢(’酢’同’醋’)法”的釀醋工藝:“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甕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當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十日,醋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時可將乙醇最終轉化為乙酸 B.加水的目的是對酒進行稀釋,避免酒精濃度過高殺死醋酸菌 C.“衣”位于變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撓攪有利于酒精與醋酸菌充分接觸,還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 組卷:18引用:4難度:0.7 -
3.下列關于腐乳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加鹽腌制的目的僅是調味 B.前期發酵時應保持適宜毛霉生長的溫度和濕度 C.毛霉等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等物質,能將蛋白質分解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D.在密封腌制時,最好將瓶口旋轉通過酒精燈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4.下列有關泡菜制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傳統泡菜是利用植物體表面天然的醋酸菌進行發酵制作的 B.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原因是食鹽濃度太高或發酵溫度太低 C.“陳泡菜水”中含有純度較高的菌種,將其加入泡菜中會縮短發酵的時間 D.在泡菜發酵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先增加再降低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5.廢水、廢料經加工可變廢為寶。某工廠利用果糖生產廢水和沼氣池廢料生產蛋白質的技術路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生產過程中,一定有氣體生成 B.微生物生長所需碳源主要來源于沼氣池廢料 C.該生產工藝利用微生物厭氧發酵技術生產蛋白質 D.沼氣池廢料和果糖生產廢水在加入反應器之前需要滅菌處理 組卷:188引用:15難度:0.8 -
6.某同學在線提交了在家用帶蓋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實驗報告,他的做法錯誤的是( )
A.選擇新鮮的葡萄略加沖洗,除去枝梗后榨汁 B.將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裝滿葡萄汁 C.酒精發酵期間,根據發酵進程適時擰松瓶蓋放氣 D.酒精發酵后去除瓶蓋,蓋一層紗布,再進行醋酸發酵 組卷:370引用:21難度:0.8 -
7.關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發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氣 B.白酒、啤酒和果酒釀制的過程也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過程 C.葡萄糖轉化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細胞質基質,也存在于線粒體 D.生產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 組卷:309引用:19難度:0.8 -
8.某同學在釀制果醋時,先進行酒精發酵,然后轉入醋酸發酵,結果發現果醋產量較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由酒精發酵轉入醋酸發酵時調低了溫度 B.在發酵過程中混入了其他微生物,造成了污染 C.酒精發酵后通入氧氣,導致醋酸發酵受到抑制 D.酒精發酵產生的酒精濃度過高,抑制了醋酸發酵 組卷:19引用:6難度:0.7 -
9.紅酸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食品,它顏色鮮紅、氣味清香、味道酸爽。以番茄和辣椒為原料的紅酸湯制作流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紅酸湯制作過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 B.裝壇時加入成品紅酸湯是為了增加發酵菌種的數量 C.裝壇時不裝滿的原因是為了促進微生物繁殖 D.紅酸湯的制作中發酵時間越長,口味越純正 組卷:79引用:12難度:0.7 -
10.如圖為純化菌種,在鑒別培養基上劃線接種分解尿素的細菌,培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為保證無菌操作,接種針、接種環使用前都必須滅菌 B.倒平板后等待平板冷卻凝固后,將平板倒過來放置 C.圖中Ⅰ、Ⅱ區的細菌數量均太多,應從Ⅲ區挑取單菌落 D.該實驗結果因單菌落太多,不能達到菌種純化的目的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11.下表是某同學配制的一種培養基的配方,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K2HPO4 伊紅 瓊脂 含量/g 10.0 5.0 2.0 0.4 12.0 A.若用該培養基篩選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應將蛋白胨改成尿素 B.該培養基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 C.若根據用途劃分,該培養基屬于鑒別培養基 D.配制此培養基時先滅菌再調pH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12.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培養基中同一種物質可能既做碳源又做氮源 B.天然培養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養基 C.倒平板時,應將打開的皿蓋放在一邊,以免培養基濺到皿蓋上 D.只有平板劃線法接種培養后可獲得單菌落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13.幽門螺桿菌(Hp)尿素呼氣試驗是用同位素標記的尿素做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其原理為利用幽門螺桿菌有活性很高的脲酶這一特點。在患者體內采集樣本并制成菌液后,按如圖步驟進行分離培養,下列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在培養過程需將培養皿倒置,若不倒置培養,將導致無法形成單菌落 B.在培養基加入尿素和酚紅指示劑,這是因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為氮源;若有Hp,則菌落變黑 C.Hp能將14C標記的尿素分解為NH3和14CO2,臨床上用14C呼氣試驗檢測人體是否感染Hp D.在無菌條件下操作時,待平板冷凝后先將菌液稀釋,然后將菌液涂布到培養基平面上,菌液稀釋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單菌落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14.高溫淀粉酶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有很大的實用性。研究者從熱泉中篩選高效產生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其篩選過程如圖1所示。將得到的菌懸液轉接于同時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顯色處理,看到如圖2所示情況。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過程①②合稱為稀釋涂布平板法 B.甲乙試管中的液體均為選擇培養基 C.Ⅱ號培養基上的接種方法為平板劃線法 D.圖2中周圍不顯藍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種 組卷:39引用:12難度:0.7 -
15.取9個潔凈培養皿,均分為三組(Ⅰ、Ⅱ、Ⅲ),各組分別加入等量的不同培養基,每個平板均接種0.1mL大腸桿菌菌液,37℃培養36小時后,統計菌落數(見表),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別 培養基 各平板的菌落數 1 2 3 Ⅰ 瓊脂、C6H12O6、NH4NO3 30 31 27 Ⅱ 瓊脂、C6H12O6、NH4NO3、維生素 169 178 193 Ⅲ 瓊脂、NH4NO3、維生素 0 0 1 A.Ⅰ組和Ⅱ組說明維生素可以促進大腸桿菌生長繁殖 B.Ⅱ組和Ⅲ組說明大腸桿菌正常生長需要葡萄糖 C.三組實驗均采用了稀釋涂布平板法,以便菌落計數 D.三組實驗所使用的培養基均需62℃、30min滅菌 組卷:64引用:6難度:0.7 -
16.下列有關消毒和滅菌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水廠供應的自來水通常是經過氯氣消毒 B.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時,若壓力達到設定要求,而鍋內并沒有達到相應溫度,最可能的原因是未將鍋內冷空氣排盡 C.玻璃和金屬材質的實驗器具不可以放入干熱滅菌箱中進行干熱滅菌 D.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不僅可以達到消毒目的,同時營養物質損失較少 組卷:4引用:4難度:0.7
二、填空題(共80分)
-
47.根據圖示的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裝置甲表示的是植物芳香油提取中的
(2)工業生產上提取天然胡蘿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除可用微生物的發酵生產、從植物中提取、還可以從
(3)裝置乙常用于果酒、果醋的制作。如果該裝置用于制作酸奶,對該裝置如何處理:
(4)裝置丙表示的方法為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48.某種物質S(一種含有C、H、N的有機物)難以降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細菌能降解S.研究人員按照如圖所示流程從淤泥中分離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細菌菌株。實驗過程中需要甲、乙兩種培養基,甲的組分為無機鹽、水和S,乙的組分為無機鹽、水、S和Y。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盛有水或培養基的搖瓶通常采用
(2)實驗中初步估測搖瓶M中細菌細胞數為2×107個/mL,若要在每個平板上涂布100μL稀釋后的菌液,且保證每個平板上長出的菌落數不超過200個,則至少應將搖瓶M中的菌液稀釋
(3)在步驟⑤的篩選過程中,發現當培養基中的S超過某一濃度時,某菌株對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4)若要測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細菌細胞數,請寫出主要實驗步驟:
(5)上述實驗中,甲、乙兩種培養基所含有的組分雖然不同,但都能為細菌的生長提供4類營養物質,即組卷:653引用:30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