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2021年單元測試卷(31)
發布:2024/11/6 20:30:2
一、單選題
-
1.親社會行為又叫積極的社會行為,它是指人們表現出來的一些有益的行為。人們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類似這樣的行為,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讓、互助等。下面選項中,關于親社會行為的認識錯誤的一項是( )
A.小錢說,我積極參加學校志愿活動,這既是公益活動,也是親社會行為 B.小孫說,我扶起倒地的老人,是親社會行為,也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還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C.小季說,道德與法治課老師帶領我們去博物館參觀,這一活動既是親社會行為,也是公益活動,還能體現中華民族樂于助人的傳統美德 D.小楊說,社會實踐活動不一定都是公益活動,但像做環保宣傳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既是公益活動,也是親社會行為 組卷:26引用:1難度:0.8 -
2.封建迷信害死人!男子自稱“玉皇大帝二兒子”騙3名90后20多萬;四川省廣元市漁龍村一農婦輕信巫師用木桶熏蒸能驅鬼治病,而被活活蒸死;河南平頂山村民李領濤因鄰居裝鏡子影響了自家風水,懷恨在心,將鄰居一家8口殘忍殺害;被“巫婆”蠱惑,六十多歲的老太太懷疑僅出生兩個月的孫子是個“害人精”,竟瞞著兒子兒媳將襁褓中的孫子遺棄在樹林中……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青少年正處于好奇心求知欲極強的階段,從眾心理強,缺乏對復雜事物的準確判斷,容易受到迷信的欺騙與誘惑。我們應該相信科學,破除迷信,勇于創造,開拓進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譜寫靚麗的人生 B.封建迷信活動不受國家法律保護,但網絡算命活動具有虛擬性,因此不具有危害性 C.對封建迷信活動,我國一貫的政策是堅決依法取締,打擊一切危害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封建迷信 D.封建迷信會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與健康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3.網民李某造謠黑龍江某幼兒園發生爆炸致15人死亡。李某因涉嫌虛構時事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這告訴我們( )
A.網絡信息無法辨別 B.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C.個人隱私易受侵犯 D.要學會“信息節食” 組卷:38引用:3難度:0.7 -
4.“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從青年志愿者誓詞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有( )
①建設美好社會主要靠志愿者
②踐行志愿精神就不能追求個人利益
③在社會生活中學會團結互助
④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是親社會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20引用:5難度:0.6 -
5.在家里,父母對我們悉心照料;在學校,老師對我們諄諄教導;在公交車上,司機和售票員對我們熱情服務……這表明( )
①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②我們離不開社會
③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我們只在自己熟悉的場景中生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16引用:2難度:0.8 -
6.在老人離世后,老人的遺產可以由扶養老人的鄰居繼承嗎?2020年6月16日,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法院基于慈城鎮山東村村民老徐過去30年一直堅持照顧鄰居蘇老太的事實,作出調解:由扶養人老徐繼承蘇老太一半的遺產;遺產的剩余部分由村里保留,逢年過節時作為福利分發給村里老人。材料中的老徐和蘇老太的社會關系屬于( )
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法律關系 組卷:28引用:4難度:0.6 -
7.我國政府始終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從個人對社會影響的角度看,提倡“共建”的依據是( )
A.人們的全面發展,是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的 B.個人離不開社會,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 C.任何社會的存在與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D.社會是由個人按血緣關系結合在一起的人類生活的共同體 組卷:24引用:4難度:0.9 -
8.“沒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沒有細流,海河不能成其深。”這句話強調了( )
①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可以離開社會
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③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④要在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31引用:3難度:0.7 -
9.2020年9月22日是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外生活,某校組織全體八年級學生參觀農博園。通過參觀農博園,學生能( )
A.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B.體會各種社會關系 C.體會到我們每個人都有多重身份 D.感受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
10.近年來,熊孩子盜刷父母銀行卡,一擲千金“打賞”主播游戲充值的新聞屢見不鮮,特別是疫情期間上網課玩手機,不少孩子甚至將父母的積蓄揮霍一空!以上材料說明青少年應該( )
A.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加大執法力度 B.虛心聽取父母建議,堅決不玩游戲 C.提高防范意識,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D.積極向有關單位舉報所有網絡主播 組卷:28引用:3難度:0.8
二、簡答題
-
29.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材料一:《青少年網絡安全與新媒介素養》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有57.8%的青少年選擇微信作為與朋友溝通的媒介,有41%的會把網上沒見過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會在朋友圈里曬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高達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來源的可靠性。還有37.1%的青少年使用過微信支付進行消費。
材料二:近年來,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違法犯罪頻發,不法分子通過一些違法違規網絡服務平臺,大肆實施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
(2)我校準備向全校師生發出“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主題倡議,現請你擬一份倡議書。(只需列出要點,不必展開)組卷:26引用:4難度:0.4 -
30.【文明社會齊參與,和諧家園大家建】
2020年5月31日,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陜西筑夢春志愿者協會會員及愛心人士們在上午驅車趕到三原縣東周兒童村。志愿者代表帶著愛心人士的深情厚誼來到三原縣東周兒童村,和孩子們一起過兒童節,為兒童村的50多名孩子帶來了歡樂,送去了關愛。我國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志愿服務,下圖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心手標”。
(1)這些青年志愿者所做的事情屬于何種行為?
(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我們為什么要養成這種行為?
(3)作為新時代的接力者,我們如何向青年志愿者學習,培養這種良好的行為?組卷:16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