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大學區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23 21:30:2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 1.請在答題卡相應的田字格內或橫線上端正地書寫正確答案或填寫相應選項。
            (1)春蠶到死絲方盡,
             
            。(李商隱《無題》)
            (2)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此事古難全”一句中的“此事”是指“
             
             
            ”。
            (3)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既有成功,也有失敗。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告訴我們,在得失面前應有的良好心態是:
             
             

            (4)小明在演講比賽中失利,他的同桌引用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詩句“
             
             
            ”勸勉他,希望他能夠不受這次失利影響,精神抖擻地迎接下次比賽。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2.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題目。
            ??①太多的人總是嘆息時光的殘忍和成長的無奈。②其實,成長是一個毛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總是要經歷過褪變的疼痛才可以更好地迎接未知的世界。③所有綻放開的笑容或是沒有人看見的眼淚,在若干年后回首時,都會是你難以忘懷的珍藏_______④未來的道路不管是崎嶇還是暢通,都需要你獨自去品嘗和體會。
            (1)請找出第②句內的錯別字,并改正。
             
            ”改為“
             
            ”。
            (2)在第③句橫線處填寫標點符號,恰當的一項是
             

            A.,
            B.;
            C.……
            D.!
            (3)第③句中“所有綻放開的笑容”的深層含義是
             

            (4)下列關于③④句句子類型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③單句 ④復句
            B.③復句 ④單句
            C.③單句 ④單句
            D.③復句 ④復句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二、閱讀。(45分)

          • 3.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甲】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又,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賁于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賁于義也。”
            (出自《墨子?貴義》)【注釋】①一言:一句話,即關系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1)下面與“何不用也”中“何”的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白雪紛紛何所似
            B.水何澹澹
            C.何不為也
            D.何故?
            (2)請找出甲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
             
            ”同“
             

            釋義:
             

            (3)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任選一題)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
            ②萬事莫貴于義也。
            (4)下列加點詞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一簞食,一
            B.萬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C.魚,我所
            D.是亦不可已乎
            (5)兩篇選文都運用修辭來增強表達效果。請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修辭方法 例句
            甲文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乙文 設問
             
            (6)甲文中的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好處是什么?
            (7)怎樣理解甲、乙兩文中“義”的內涵?

            組卷:5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50分)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 9.生活中,聲音無處不在。它可以是我們聽到的萬物之聲,也可以是我們聽到或看到的各種信息。這些聲音中,最令你難忘的聲音是什么?
            ??請以“銘記在心底的聲音”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作文要求:
            (1)有創意地表達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標點的書寫要規范、整潔。
            (5)文中不得出現考生姓名及學校名。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0.請你根據對下面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會有芳鄰,有德的國家必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會孤單,一定有親近的朋友。
            ??作文要求:
            (1)有創意地表達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標點的書寫要規范、整潔。
            (5)文中不得出現考生姓名及學校名。

            組卷: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