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西鄉實驗學校八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8/27 16:0:9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15題,共30分)
-
1.“每人前進一小步,社會前進一大步。”這句公益廣告語告訴人們( ?。?/h2>
A.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 B.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各種條件 C.人的生存和發展會受到社會制度和環境的制約 D.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組卷:398引用:86難度:0.7 -
2.從古代的“同硯”“硯臺”“窗友”“同門”“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學、學友、書友、校友、學長,這些社會關系的確立都是基于( ?。?/h2>
A.血緣關系 B.業緣關系 C.地緣關系 D.法律關系 組卷:762引用:189難度:0.8 -
3.小濤是爺爺奶奶的孫子,是爸爸媽媽的兒子,是某中學八年級(1)班的學生,是班上的體育委員,是小麗的同桌,他和班上的小楊是鄰居。對于小濤擁有的多重身份,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 B.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C.小濤是善變的,沒有可以確定的身份 D.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多種 組卷:4引用:7難度:0.6 -
4.聊城要以孔繁森同志紀念館、魯西北地委舊址、劉鄧大軍渡河指揮部舊址等為重點,打造紅色文化研學旅游精品線路。對紅色文化研學活動認識正確的是( ?。?br />①有利于學生主動了解黨史、國史,提高學生家國意識
②研學活動就是變相的旅游,毫無價值
③研學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能夠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④有利于促進學生養成親社會行為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2引用:6難度:0.7 -
5.因擔心考試成績不好,一名大學生試圖在網上修改成績,結果被騙2000元。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A.這說明網絡上的信息都不可信 B.這啟示我們要警惕網絡中的陷阱 C.這說明網絡不受道德和法律約束 D.這啟示我們在網絡交往中要隱瞞真實信息 組卷:1引用:2難度:0.5
二、材料分析題(每題10分,共2題,共20分)
-
16.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
為倡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網絡,某校開展了一次校內訪談活動。
材料一:在訪談中,一部分的同學表示:通過互聯網,自己可以和其他城市的朋友交流,可以游戲放松,還可以網上購物,所以網絡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另一部分同學認為:網絡中存在很多弊端,我們要理性對待網絡生活。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對材料中的兩種觀點進行辨析。
材料二:低頭是時尚,低頭是潮流。如今,地鐵、公交車里的上班族,幾乎個個都作“低頭看屏幕”狀。有的看手機,有的掏出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上網、玩游戲、看視頻,每個人都想通過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時間填滿。這部分人群被稱為“低頭族”。尤其是聚會時,“低頭族”更離不開數字終端,人坐在一起,心卻各在他處。數字終端,讓我們漸漸遠離了食物真正的美味和人與人交流的溫暖。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請你為如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玩手機”的“低頭族”們養成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的好習慣出謀劃策。組卷:9引用:1難度:0.3 -
17.結合以下情景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市初級中學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十分關注社會的發展。為此,他們準備開展以“維護社會秩序,遵守社會規則”為主題的學習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學習小組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如表:調查行為 闖紅燈 公共場合吐痰 公交車上吵鬧 搶座 人數比例 36% 34% 18% 12%
材料二:2021年2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家長同意并提出書面申請,進校后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2)結合材料,運用自由和規則的知識,說明教育部發布這一通知的原因。
(3)遵守規則,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為了引導同學們積極行動,學習小組向全校同學發起了行動倡議書,請你將倡議書的內容補充完整。
倡議書
同學們:
為了維護和諧的社會秩序,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積極行動,爭做一位有修養、懂規則、守秩序的好少年。我們倡議:
①
②
③上車自覺排隊,不插隊等。組卷:14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