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志清中學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0 2:0:8

          一、第一部分:選擇題:

          • 1.遺傳的基本規律是指(  )

            組卷:59引用:3難度:0.9
          • 2.下列有關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豌豆雜交實驗中提出的假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3.玉米的某突變型和野生型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顯性基因B和隱性基因b控制,但是攜帶基因B的個體外顯率為75%(即雜合子中只有75%表現為突變型)。現將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變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241引用:29難度:0.9
          • 4.研究人員在家蠶中發現一種新的體態類型--短體蠶,用這種家蠶與正常體形家蠶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雜交組合F1
            短體蠶正常蠶
            實驗一:短體蠶×正常蠶788810
            實驗二:短體蠶×短體蠶1530790

            組卷:27引用:3難度:0.7
          • 5.某種昆蟲長翅(A)對殘翅(a)、直翅(B)對彎翅(b)、有刺剛毛(D)對無刺剛毛(d)為顯性,控制這三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如圖表示某一個體的基因組成,若不考慮交叉互換,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組卷:154引用:9難度:0.6
          • 6.現有①-④四個純種果蠅品系,其中品系①為野生型,野生型果蠅的各種性狀均為顯性,②③④3種純系果晶的特殊性狀為隱性,其它性狀與野生型果蠅相同。各個品系的隱性性狀及控制該隱性性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隱性性狀 —— 殘翅 黑身 紫紅眼
            相應染色體 Ⅱ、Ⅲ
            若需驗證自由組合定律,可選擇交配的品系組合為(  )

            組卷:40引用:3難度:0.7
          • 7.如圖是雄性哺乳動物體內處于分裂某時期的一個細胞的染色體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542引用:24難度:0.7
          • 8.如圖為某植株自交產生后代過程示意圖,下列對此過程及結果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70引用:54難度:0.7
          • 9.二倍體噴瓜有雄性(G)、兩性(g)、雌性(g-)三種性別,三個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G>g>g-,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7

          二、第二部分:非選題:

          • 26.水稻的甲品系和乙品系雖然能進行雜交,但雜交后代經常出現不育,這一現象與3號染色體上S基因有關。我國科研人員用甲品系(一對3號染色體為AA)和乙品系(一對3號染色體為BB)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1。

            (1)在F1減數分裂的過程中,
             
            彼此分離,形成含A或B染色體的雌雄配子。據圖1可知,雌雄配子結合形成的F2中染色體為AA的個體極少,因此F2個體染色體的比例約為AB:BB=1:1。
            (2)對3號染色體的S基因測序發現,甲、乙品系的S基因分別為Sa和Sb。甲、乙品系及F1花粉的顯微照片如圖2。請依據圖2結果,解釋圖1所示雜交中出現F2結果的原因:
             

            (3)為探究花粉發育不良的原因,科研人員利用PCR技術檢測Sa基因的表達情況,結果如圖3。
            ①提取
             
            ,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形成cDNA,作為PCR的模板。PCR擴增時,反應體系中還需加入的物質有
             

            ②由圖3結果推測,F1植株中Sa基因的表達受到Sb基因的抑制,推測的依據是
             

            (4)研究發現,乙品系、丙品系和丁品系水稻植株S基因位點上Sb基因的拷貝數不同。科研人員用不同品系的水稻進行雜交,檢測后代中SaSa基因型的比例,結果如下表所示。
            雜交組合 F1基因型 F2SaSa 基因型比例
            甲品系×乙品系 Sa /3×Sb 0.4
            甲品系×丙品系 Sa /1×Sb 21.0
            甲品系×丁品系 Sa /2×Sb 9.7
            注:表中的3×、2×、1×代表相應Sb基因的拷貝數量。
            實驗結果說明,
             

            組卷:34引用:5難度:0.5
          • 27.玉米(2n=20)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作物,今年來常用的一種單倍體育種技術使玉米新品種選育更加高效。
            (1)單倍體玉米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
             
            ,因此在
             
            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無法聯會,導致配子中無完整的
             

            (2)研究者發現一種玉米突變體(S),用S的花粉給普通玉米授粉,會結出一定比例的單倍體籽粒(胚是單倍體:胚乳與二倍體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體的三倍體。見圖1)
            ①根據親本中某基因的差異,通過PCR擴增以確定單倍體胚的來源,結果見圖2。

            從圖2結果可以推測單倍體的胚是由
             
            發育而來。
            ②玉米籽粒顏色由A、a與R、r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A、R同時存在時籽粒為紫色,缺少A或R時籽粒為白色,紫粒玉米與白粒玉米雜交,結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現性狀分離的原因是
             
            。推測白粒親本的基因型是
             

            ③將玉米籽粒顏色作為標記性狀,用于篩選S與普通玉米雜交后代中的單倍體,過程如下:

            請根據F1籽粒顏色區分單倍體和二倍體籽粒并寫出表現相應的基因型
             

            (3)現有高產抗病白粒玉米純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純合子(H),欲培育出高產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種。結合(2)③中的育種材料與方法,育種流程應為:
             
            ;將得到的植株進行染色體加倍以獲得純合子;選出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

            組卷:739引用:19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