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渭南市大荔實驗中學八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4 1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計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
1.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細尋找,可能會發現水螅和渦蟲,二者的共同點是( )
A.身體分節 B.有口無肛門 C.體表有刺細胞 D.都屬于腔腸動物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2.下列四種動物與呼吸相關的結構,歸納正確的是( )
選項 A B C D 動物名稱 蝗蟲 蚯蚓 草履蟲 河蚌 呼吸結構 氣門 肺 伸縮泡 外套膜 A.A B.B C.C D.D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吃貨”小明喜歡吃各種海鮮,如:辣炒蟶子、干煸魷魚頭、蒜蓉粉絲蒸扇貝、爆炒小龍蝦、蔥油梭子蟹、清蒸多寶魚、醬香螺螄等。這些菜名中提及軟體動物的有( )
A.蟶子、小龍蝦、多寶魚 B.扇貝、魷魚、梭子蟹 C.蟶子、魷魚、螺螄 D.多寶魚、螺螄、小龍蝦 組卷:67引用:3難度:0.6 -
4.細長的蛔蟲,伸縮蠕動的蚯蚓,緩緩爬行的蝸牛,輕巧機靈的蜻蜓,這些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下列關于動物類群及其特征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蛔蟲,有口無肛門,體表有角質層 B.蚯蚓,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 C.蝸牛,身體柔軟,體外有殼 D.蜻蜓,足和觸角均分節,體表有外骨骼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5.下列哪些結構或特征使動物適于在水中游泳( )
①有各種形態的鰭
②足趾間有發達的蹼
③兩翼寬大
④前肢短小,后肢發達
⑤鰭狀的附肢
⑥翅
⑦步行足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⑥⑦ D.③④⑦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6.揚子鱷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生殖及發育情況是( )
A.卵生、生殖和發育沒有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 B.卵生、生殖和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 C.胎生、生殖和發育沒有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 D.胎生、生殖和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7.家里飼養的寵物狗既吃肉又吃蔬菜,其牙齒的分化特點為( )
A.只有犬齒和臼齒的分化 B.犬齒不發達,門齒、臼齒發達 C.犬齒退化,臼齒發達 D.有門齒、臼齒、犬齒的分化,犬齒發達 組卷:0引用:1難度:0.8 -
8.如圖中字母表示鳥類適應飛行的部分結構和特征,下列內容不正確的是( )
A.流線型,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 B.翼,鳥類的飛行器官 C.肺和氣囊,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 D.體溫高而恒定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9.下列選項中,1、2、3之間能構成如圖所示的“包含”關系的是( )
選項 1 2 3 A 蜈蚣 昆蟲 節肢動物 B 桃 被子植物 種子植物 C 娃娃魚 魚類 無脊椎動物 D 海馬 哺乳動物 變溫動物 A.A B.B C.C D.D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10.如圖是關節結構示意圖,關節韌帶和圖中的哪一結構能使骨與骨的連接更牢固( )
A.① B.② C.③ D.⑤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1.動物通過各種行為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作出適當的反應,這對它們的生存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大猩猩搬箱子摘取香蕉屬于學習行為 B.蜘蛛織網、蜜蜂筑巢屬于先天性行為 C.先天性行為比學習行為更復雜,是以學習行為為基礎形成的 D.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2.科學家吉姆達徹和他的妻子跟狼群一起生活了6年。他們觀察記錄狼群的行蹤,發現狼王負責指揮群體行為,優先享有配偶,其他成員必須服從。這主要體現了社會行為的哪一特征( )
A.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 B.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C.群體中的合作關系 D.群體中形成一定的等級 組卷:2引用:1難度:0.4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計30分)
-
3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其中我國特有魚類162種,包括長江特有魚類142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其中中華鱘、白鱘、達氏鱘和胭脂魚等是我國特有的種類,也是長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典型代表。由于長江流域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惡化等原因,很多生物瀕臨滅絕,現已有20多種魚類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1)白鱘,又名中國劍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體表覆蓋
(2)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其中我國特有魚類162種,包括長江特有魚類142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這一事實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3)保護中華鱘、大熊貓等瀕危動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4)根據以上材料推斷,導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瀕危的直接原因有
(5)為了長江的可持續發展,請你提出一條保護長江的可行性建議: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6.某興趣小組對“飲水機放出的冷水和熱水中的細菌、真菌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進行了探究,實驗步驟如下:
①配制培養基并進行高溫滅菌,冷卻后待用。
②采集飲水機中的冷水和熱水(需要冷卻后使用),均勻涂抹在培養基上并密封。
③置于適宜環境中培養一個星期,統計各培養基上的菌落數,計算三組培養皿中的平均值并制作每毫升水中的細菌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如圖)。
(1)實驗步驟
(2)在采集樣品環節,實驗小組將10桶不同品牌的飲用水,分別裝在滅菌后的10臺同型號飲水機上,每天同一時間用瓶子采集飲水機放出的冷水和熱水。該實驗小組提出了以下三種采集方案:
A.只采集一臺飲水機的冷水和熱水
B.分別采集十臺飲水機的冷水和熱水,采集前瓶子要滅菌
C.分別采集十臺飲水機的冷水和熱水,采集前、后瓶子都要滅菌
你認為設計最合理的是
(3)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衛生部門規定,飲用水的衛生標準為每毫升水中的細菌和真菌總數≤50個。根據以上實驗結果,請你對飲用桶裝水的消費者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