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18 3:0:1

          一、基礎與運用(共16分)

          • 1.初二年級開展了“走近二十四節氣”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根據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下面是一位同學圍繞“二十四節氣的來源”搜集的相關材料,閱讀后完成問題。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產物。早期中國的主要農業區在黃河流域,那里處于中緯度,四季分明,人們可以觀察到不同時期的氣候變化與物候特征,周而復始。二十四節氣被分為七十二候,是根據黃河流域的動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現象隨季節變化的周期性征候編寫而成。它以五天為一候,規定三候為一節(氣),一年共有七十二候。七十二候的“候”應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前者如“水始”“東風解凍”“地始凍”等【甲】后者有動物和植物,如“鴻雁來”“虎始交”“桃始華”等。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乙】這四句七言的節氣歌,用簡潔的方式完成了對人們的自然啟蒙。這是一種巧妙的組合,更是一種智慧的結晶。它帶著生命的密碼和豐富的信息,匯聚成一條浩蕩的生命長河。
            ??如果我們順著節氣的根脈追,顯現春之端倪的并非柳梢枝頭,而是殘冬瑞雪。白雪好似寫滿春汛的素箋,草地猶如春潮萌生的家園。二十四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它就像天地孕育的二十四個角色,迎來送往,相互守望,在運轉自如的秩序中完成四季的輪回。
            (1)對文段中加點字的注音和【甲】【乙】處標點符號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涸”應讀作kū
            B.【甲】;
            C.“溯”應讀作shù
            D.【乙】”。
            (2)下列句子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B.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蹄。
            C.滿窯里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3)一位同學查閱字典找到“候”的義項有:①等待;②時節;③事物在變化中的情狀等。根據文段內容、字典釋義,幫他解釋文中“物候”的意思。

            組卷:29引用:2難度:0.7
          • 2.“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同學們專門搜集了相關的材料,閱讀后完成問題。
            ??清明是多面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杜牧筆下凄凄切切的清明;“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是吳惟信眼中生機盎然的清明;“清明一到,農夫起跳”,是農民心里充滿希望和喜悅的清明。無論是慎終追遠、郊游踏青,還是細雨綿綿、彩虹初現,亦或是春風送暖、楊柳依依,都是清明帶給我們的感動和驚喜。
            ??為了【甲】(適應  順應)清明時節陽氣上升、萬物萌動之理,人們開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樹活動。柳樹得春氣之先機,陽氣最盛,古人以“插柳”避疫驅邪,又賦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蘊。后來,清明插柳之風逐漸發展為植樹造林之舉。民諺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自唐宋以來,清明還有多種游藝活動,直至明嘉靖年間,還有游藝的相關記錄。今人可從明《西湖游覽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窺一二:“清明,蘇堤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隨著時間流逝,游藝【乙】(漸次  依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號,只剩添土追思和掃墓踏青。
            ??對于中國人來說,清明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在這一天要追憶逝去的親人,在對逝者的哀思中審視生命的價值。寄托悠悠哀思,叩謝前輩之恩,讓子孫接受心靈的洗禮,更好地孝敬尚在的長者。如今我們將血緣親情拓展開,轉化為對犧牲的先烈們的緬懷。為了永遠銘記英雄烈士,在全社會營造崇尚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清明節期間,中央文明辦、中國文明網聯合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2023網上祭英烈”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初二年級學生積極響應號召,在網上向革命先烈獻花、寄語。通過這次活動,使大家更好地理解了清明節的內涵:緬懷先烈,更好繼往前行;追憶先人,更要善待生者。
            (1)有同學對【甲】【乙】兩處選入的詞語有疑問,請你根據語意幫他選出準確的一項
             

            A.適應 漸次
            B.適應 依次
            C.順應 漸次
            D.順應 依次
            (2)文中畫波浪線句有兩處表達欠妥,請加以改正。
            (3)在參加網上祭奠英烈活動后,有同學寫下了一首小詩,但有一句他還沒有想好,請你幫這位同學在橫線處補寫合適的內容。
            ??青山綠水,長流人間浩氣;
            ??蒼松翠柏,告慰先烈英靈。
            ??每一次致敬,都是一次永葆忠誠本色的刻骨銘記。
            ??每一次祭奠,都是一次筑牢使命擔當的鄭重宣誓。
            ??①
             
            ,②
             

            ??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賡續先烈志,共筑中華魂!
            (4)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節”,后來兩個節日逐漸合二為一。一千多年前的蘇東坡在寒食節即興寫下了《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下面對這幅書法作品欣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A.點畫線條,粗細不一,濃淡相宜。
            B.字體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參差錯落。
            C.章法布局疏密有致,不拘一格,飄逸自然。
            D.行文跌宕起伏,連綿回繞,滿紙猶龍蛇飛動。

            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3.在活動中還有同學專門收集了節令聯。下列與其它三副所紀念的傳統節日不同的一副是(  )
            注:①節令聯是指有特定應時性或紀念性的對聯,內容多為詠物、抒情議論或祝愿。

            組卷:49引用:1難度:0.9

          五、作文(共40分)

          • 10.植根,本義為扎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請以“將___植根于心中”為題,在橫線處將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請將作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字數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組卷:26引用:2難度:0.5
          • 11.假如你是一只“北京雨燕”,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展開想象,寫一個故事,題目自擬。
            ??要求:請將作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字數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