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15 10:0:2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化學與生產生活聯系繁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某同學誤用氯氣消毒的自來水配制下列溶液:①Na2S②KI③FeCl3④FeSO4⑤AgNO3⑥稀鹽酸,可能導致溶液變質的有(  )

            組卷:83引用:3難度:0.8
          • 3.關于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1引用:3難度:0.6
          •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1引用:3難度:0.6
          • 5.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組卷:28引用:3難度:0.6
          • 6.有關實驗室安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7.下列關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56引用:2難度:0.8
          • 8.實驗室配制250mL0.2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63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

          • 23.氮氧化物是引起霧霾的重要物質,某化工企業為綜合處理含
            NH
            +
            4
            廢水和工業廢氣(主要含NO、CO、CO2、SO2、N2,不考出其它成分),設計如圖所示流程。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1”的主要成分有Ca(OH)2
             
            (填化學式)。
            (2)通入“適量空氣”的目的是
             

            (3)NaNO2屬于
             
            (填“強電解質”或“弱電解質”)。
            (4)過程Ⅳ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每生成3.36L(標準狀況)無污染氣體,理論上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
            (5)過程V捕獲劑接獲的氣體是
             

            組卷:36引用:3難度:0.5
          • 24.某學習小組驗證濃、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對強弱,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

            已知:
            ①實驗的已檢驗裝置氣密性并用N2排凈裝置中的空氣.
            ②濃硝酸能將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③NaOH溶液不與NO反應,能與NO2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C中產生的現象是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若生成672mL(標準狀況)氣體,則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
             
            mol。
            (2)裝置B、D中的兩種試劑能否互換
             
            (填“能”或“否”),理由是
             

            (3)能證明A中氣體成分的方法是
             

            (4)能說明氧化性濃硝酸強于稀硝酸的實驗現象是
             

            組卷:4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