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 醉翁亭記》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0分)

          • 1.詩文佳作膾炙人口,名樓古亭情韻悠悠。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問題。
            黃鶴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醉翁亭記(節(jié)選)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1)讀準(zhǔn)字音,是學(xué)好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diǎn)字標(biāo)注讀音。
            ①芳草萋鸚鵡洲
             

            ②云歸而巖穴
             

            (2)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下列加點(diǎn)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之者誰 鼎鼎
            B.若夫日出而林霏 豁然
            C.野芳發(fā)而幽香 整裝待發(fā)
            D.而往 思暮想
            (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①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譯: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
             

            ②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翻譯: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4)比較閱讀是學(xué)習(xí)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bǔ)充完整。
            選文 黃鶴樓 醉翁亭記(節(jié)選)
            關(guān)鍵詞選取
             
            內(nèi)容概括       描寫了詩人登黃鶴樓的所見所想,抒發(fā)了吊古傷今之情,表達(dá)了思鄉(xiāng)的愁緒。
             

            組卷:259引用:6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甲乙兩文作者同處北宋時代。甲文作者是
             
            。乙文作者是歐陽修,選段出自課文《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3)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甲乙兩文雖然體裁不同,但都運(yùn)用了典故。
            B.甲乙兩文中都有“酣”字,表達(dá)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C.甲文比乙文更直接地抒發(fā)出作者的政治理想與抱負(fù)。
            D.甲文寫“出獵”,乙文寫“出游”,都重在表現(xiàn)游玩之樂。
            (4)甲文抒寫詞人
             
            的豪情壯志,乙文表現(xiàn)作者
             
            的曠達(dá)情懷。

            組卷:58引用:2難度:0.5
          • 3.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乙】醉翁亭記(節(jié)選)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1)甲詩作者為
             
            代詩人
             
            ;乙文作者為
             
            文學(xué)家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3)下面選項(xiàng)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A.甲詩起首兩句以夸張手法敘寫歡樂豪放的宴飲,體現(xiàn)作者與友人相處時的愉悅心情。
            B.乙文作者細(xì)致描繪山間一日及四時的自然風(fēng)光,體現(xiàn)其寄情山水樂無窮的怡然自得。
            C.甲詩具體描繪渡黃河登泰山時艱難困頓的遭遇形象體現(xiàn)了詩歌“行路難”的主題。
            D.乙文具體描繪瑯琊山朝暮與四季景色之美,意在表作者對醉翁亭秀麗環(huán)境的欣賞。
            (4)教材將甲詩和乙文編入同一單元,意在告訴我們,人生中難免種種
             
            ,對此,我們要
             
             
            地面對。

            組卷:253引用:4難度:0.7
          • 4.古詩文閱讀。
            【材料一】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材料二】
            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韓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yuǎn)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材料三】
            滿江紅
            秋 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fēng)味徒思浙。苦將儂強(qiáng)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dāng)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1)下列加點(diǎn)字的意思都不同的一項(xiàng)是
             

            A.之者誰 遐邇 其妙 不可
            B.野芳發(fā)而幽香 發(fā)憤圖強(qiáng) 間不容發(fā) 整裝待發(fā)
            C.樂亦無 理屈詞 水盡 途末路
            D.射者,弈者勝 規(guī)中矩 百發(fā)百 一語
            (2)下列對詩文語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意為欣賞山水而產(chǎn)生的快樂,領(lǐng)會在心,寄托于酒。此句點(diǎn)名作者是因山水而陶醉,借宴飲而抒懷。
            B.“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意為背著東西的人一路歡歌,往來山路的人在樹下休息。這兩句動靜結(jié)合,表現(xiàn)了游人的快樂愜意。
            C.“頹然乎其間”意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此句與“飲少輒醉”相呼應(yīng),以作者酒酣而醉的情態(tài),將宴酣之樂推向了高潮。
            D.“云橫秦嶺”“雪擁藍(lán)關(guān)”意為陰云籠罩著秦嶺,大雪堵塞了藍(lán)關(guān)。這兩處景物描寫突出路途艱險,蘊(yùn)含著英雄失路的迷茫。
            (3)請聯(lián)系具體內(nèi)容,說一說材料一的第一段是如何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并體會這樣描寫的效果。
            (4)面對人生困境,歐陽修、韓愈和秋瑾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請你聯(lián)系這些表現(xiàn)探究他們身上相同的精神品質(zhì)。

            組卷:211引用:2難度:0.5

          二、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

          • 5.文言文閱讀。
            【甲】
            醉翁亭記(節(jié)選)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
            歐陽修傳(節(jié)選)
                  歐陽修,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簏中,讀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jī)阱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yuǎn)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學(xué)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shù)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yù),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①嶷(yí)然有聲:人品超群而享有聲譽(yù)。②機(jī)阱:陷阱。③寬簡:寬松簡易。④便:安逸、安適。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
            ①宴之樂
             

            ②而不知太守之其樂也
             

            ③讀書成誦
             

            ④晚號六一居士
             

            (2)用“/”給乙文中畫線文字?jǐn)嗑洹#ㄏ迶鄡商帲?br />放 逐 流 離 至 于 再 三 志 氣 自 若 也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荒遠(yuǎn)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4)下列對甲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作者以富有靈性的筆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瑯琊山變幻無窮的美麗景色,賞山樂水的歡暢與愜意躍然紙上。
            B.文章寫“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眾賓歸”均圍繞“樂”字展開,既寫出太守與民同樂,又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記著力寫太守與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間的情狀,意在表現(xiàn)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
            D.文章駢散結(jié)合,句式整齊又富有變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靈活運(yùn)用,使得語言具有回環(huán)往復(fù)的音韻美。
            (5)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具體語句,談?wù)勀銓W陽修為政之道的認(rèn)識。

            組卷:909引用:3難度:0.5

          二、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

          • 1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yàn)楸酒渖酱ǎ榔滹L(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1)請用“/”為下面句子斷句。(標(biāo)兩處)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
            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②醉翁之不在酒
             

            ③因?yàn)?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本其山川
             

            ④遂書以其亭焉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山水之 其地僻而事簡
            B.在乎山水之間 幸生無事之時
            C.名者誰? 來此
            D.行六七里 日與滁人仰而望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②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
            (5)[乙]段中作者為亭子取名“豐樂亭”的原因是
             
             
             (用原文語句回答)。甲乙兩段都表現(xiàn)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語回答)。

            組卷:320引用:5難度:0.6

          三、相關(guān)閱讀

          • 17.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歐陽修,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
                  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jī)阱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yuǎn)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
                  學(xué)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shù)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yù),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注】①嶷(yí)然有聲:人品超群而享有聲譽(yù)。②機(jī)阱:陷阱。③寬簡:寬松簡易。④便:安逸、安適。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的詞。
            氣自若也
             

            事不弛廢
             

            (2)下面句子斷句劃分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B.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C.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D.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4)第二段表現(xiàn)了歐陽修哪些品質(zhì)?當(dāng)有文人來訪,歐陽修為什么不與他們談?wù)撐恼拢浚ㄔ幕卮穑?br />(5)結(jié)合《醉翁亭記》,具體說說歐陽修具有怎樣的從政思想。

            組卷:509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