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qū)小升初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5/21 8:0:9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10分)

          • 1.生活中幾乎每一件產(chǎn)品都是由工程師
             
            或改進的。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2.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huán)境叫做
             

            組卷:0引用:7難度:0.7
          • 3.學校食堂產(chǎn)生的垃圾主要是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地球繞著
             
            逆時針或自西向東轉動,這種運動就是地球的公轉。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5.無論搜集的證據(jù)與作出的假設是否一致,我們都要堅持
             

            組卷:0引用:1難度:0.7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6.在鯊魚、蛤蜊、鱈魚、硅藻這四種海洋生物中,能形成的食物鏈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6
          • 7.通過探究“影響太陽能小車速度的因素”的實驗后,在下列因素中,沒有影響太陽能小車速度的是(  )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8.在下列造成自然資源短缺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9.在下列做法中,不可能造成水域污染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10.在下列說法中,綠色建筑不倡導的理念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11.仔細分析下列變化過程,產(chǎn)生了新物質的變化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31題6分,32題9分,33小題8分,34小題11分,35題6分,共40分。)

          • 34.下表是“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
            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體的力(N)
            1 2 3 4
            注:上表中“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完成下面的題:
            (1)從左往右觀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坡度越來越
             
            ,用的力越來越
             
            ,省的力越來越
             
            ;從右往左觀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坡度越來越
             
            ,用的力越來越
             
            ,省的力越來越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2)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無論坡度大小,沒斜面提升的力都比直接提升的力更
             
            ,所以“斜面坡度越大越費力”這句話是
             
             (填“對的”或“錯的”),因為斜面都是
             
            的。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35.荷蘭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發(fā)明了擺鐘。小明家正好有一個擺鐘,但是他發(fā)現(xiàn)擺鐘總是慢了1分鐘。于是他準備和同學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去探究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實驗設計:首先制作一個擺,擺線長度可以調整;然后把擺線長度分別調成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各做3次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
            擺線長度 10秒擺動的次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后結果
            10厘米 26 24 25 25
            20厘米 14 16 15 15
            30厘米 10 9 11 10
            (1)通過實驗設計可知,實驗中改變的條件是
             

            (2)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小明家的擺鐘應該怎樣調整?

            組卷:5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