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5/21 8:0:9
一、選擇題(每題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24分)
-
1.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g B.一般分子直徑的數(shù)量級為10-3mm C.“蘇科版”八年級(下)物理課本的重力約為20N D.空氣的密度約為1.29g/cm3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2.100克的水結成冰后,不變的量是( )
A.密度 B.體積 C.質量 D.分子間距離 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3.下列關于科學家的成就,描述錯誤的是( )
A.牛頓總結了慣性定律 B.物理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結構的 C.物理學家盧瑟福建立了類似行星繞日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D.天文學家哥白尼創(chuàng)立了“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4.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 )
A.宇宙是一個恒定不變的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 B.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它們會粘在一起,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C.將等體積的水和酒精混合,總體積變小,直接說明了分子間有空隙 D.我們能通過嗅氣味來鑒別醋和醬油,是因為分子在永不停息做無規(guī)則運動 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5.為了救治病人,急需將一種藥品送到偏遠鄉(xiāng)村,藥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醫(yī)療隊臨時制作了一個簡易保溫盒(如圖所示),下列關于保溫盒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保溫瓶用雙層真空的瓶體效果更好 B.包裝盒要用導熱效果較好的材料制作 C.包裝盒的外殼要用密度較小、硬度較大的材料制作 D.使用凝固點更低的鹽水制作的冰塊比清水制作的冰塊冷藏效果好 組卷:45引用:1難度:0.7 -
6.小明想用天平稱出20g水,先用正確的方法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如圖甲所示。然后在右盤中增加20g砝碼,接著向燒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
A.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 B.向左移動游碼 C.用滴管從燒杯中取水 D.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 組卷:643引用:13難度:0.7 -
7.如圖,將一個外壁干凈無水的塑料袋中裝適量水后,放入內壁干凈無水的燒杯中,提起塑料袋時,燒杯也被提起,則提起燒杯的力是( )
A.手的拉力 B.分子引力 C.水對杯子的壓力 D.塑料袋與杯子的摩擦力 組卷:106引用:1難度:0.6 -
8.下面事例中,主要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用鉛筆移動書本
B. 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涂鎂粉
C. 給車輪的軸加潤滑油
D. 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9.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總是先施加力,然后才受到力 B.只有一個物體也可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C.兩個物體有力產(chǎn)生時,它們之間一定發(fā)生了相互作用 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一定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 組卷:32引用:1難度:0.7 -
10.排球是我市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如圖是某同學墊排球時的場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排球離開手后還能繼續(xù)向上運動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B.手擊打排球的力是排球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 C.手擊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對手的作用力 D.排球向前上方沿曲線運動到最高點A時,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三、解答題(本題有8小題,共50分。解答23、24題時應寫出解題過程)
-
30.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小明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兩側滑輪,在線的兩端各掛上一個鉤碼,卡片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卡片 (選填“是”、“不是”)平衡狀態(tài),此時,卡片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選填“可以”,“不可以”)忽略,在不改變卡片的情況下,可以通過 的方法,減小卡片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2)小明進行了三次實驗,每次都在兩端掛等重的鉤碼,發(fā)現(xiàn)卡片都能靜止,由此,他得出了二力平衡時必須滿足兩個力大小相等的條件,但小華認為他的實驗過程有欠缺,需要再增加一個步驟,實驗過程才更合理,請你寫出小華認為需要增加的步驟:;
(3)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小華認為,若采用如圖乙的方案,必須測出物體所受的 和 的大小來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據(jù)相互作用力的關系直接測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條件的前提下,另一個力無法直接測量,所以此方案無法實施。組卷:24引用:1難度:0.5 -
31.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中,每次都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接著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繼續(xù)運動,小車分別停在如圖所示的位置。
(1)為了便于得出實驗結論,你認為此次實驗合理的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2)本實驗是通過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反映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而小車運動的距離不僅與受到的阻力有關,還與它到達水平面時的 有關,所以實驗時,每次必須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它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與 力互相平衡,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阻力。
(4)從實驗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小車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運動阻力越 ,小車的運動距離越 ,由此可知,小車在木板面上經(jīng)過位置O點時的速度v1與在棉布面上經(jīng)過位置O點的速度v2的大小關系是v1v2(選填“>”、“=”、“<”)。
(5)從上述實驗結論經(jīng)過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表面光滑,運動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物體將一直做 運動,由此可知,物體的運動 (選填“需要”、“不需要”)力來維持。組卷:6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