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第一高級中學重點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4 19:0:2
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1.5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圖為人體體液物質交換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
①乙酰膽堿可以存在于B中
②A、B、C依次為血漿、細胞內液、組織液
③D中混懸著一定量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等
④內環境是人體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⑤組織液和血漿成分相似,只是組織液中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
⑥內環境穩態就是內環境的滲透壓、溫度和pH等保持不變
⑦神經遞質、血漿蛋白、抗體、激素、氨基酸、胰蛋白酶都是內環境的成分A.2項 B.3項 C.4項 D.5項 組卷:251引用:7難度:0.8 -
2.組織液也稱為細胞間隙液,過量的組織液滯留在細胞間隙可引發組織水腫。水腫的形成與內環境液體交換異常以及全身多個器官的代謝和功能異常密切相關。下列關于組織水腫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蛋白如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等合成減少時,血漿滲透壓明顯下降可引發組織水腫 B.淋巴管發生細胞癌變引起淋巴管占位性堵塞可引發組織水腫 C.當毛細血管血壓增高,液體從毛細血管濾出到組織間隙增多,并阻礙組織液回流至毛細血管時可引發組織水腫 D.局部炎癥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外滲到組織液可引發組織水腫 組卷:20引用:7難度:0.7 -
3.如圖為人體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血漿滲透壓降低可能引起靜脈端回流組織液減少 B.若該組織細胞為肺泡細胞,則肺動脈端氧氣高于肺靜脈端 C.③處的物質匯入血漿需要穿過2層細胞膜 D.內環境穩態時,①處生成的組織液量與②處回流的組織液量應相同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4.初到高原的人往往發生高原反應,出現呼吸困難,發熱,尿量減少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肺氣腫;重返平原后會發生低原反應(俗稱“醉氧”),出現疲倦、無力、嗜睡、胸悶、頭昏、腹瀉等癥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高原反應引起的發熱是人體穩態失衡的表現 B.肺氣腫患者肺部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導致肺部組織液增加 C.“醉氧”是由于內環境中血紅蛋白增多導致運輸氧氣能力過強 D.“醉氧”患者發生嚴重腹瀉時,補充水分的同時也要補充無機鹽 組卷:35引用:5難度:0.7 -
5.徒步是有目的地在城市的郊區、農村或者山野間進行中長距離的戶外運動方式。某同學由于平時缺乏鍛煉,一次較長時間的徒步運動使其腳掌磨出了“水泡“,但是幾天后“水泡“又消失了。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主要由血漿中的水滲出到組織液形成的 B.水泡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 C.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體可以滲入到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D.人們可以使用針或剪刀直接將水泡戳破,從而將水泡里面的水排出 組卷:52引用:7難度:0.7 -
6.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一旦失衡便會導致相應疾病的發生。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炎熱導致機體產熱過快,常會發生體溫異常升高引發中暑 B.急性缺氧導致血漿中乳酸濃度升高,引發代謝性酸中毒 C.發生過敏時組織胺釋放導致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引發組織水腫 D.抗體與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后膜上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引發重癥肌無力 組卷:31引用:4難度:0.8 -
7.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神經膠質細胞廣泛分布于神經元之間,其數量多于神經元 B.神經末梢是樹突和軸突末端的細小分支 C.神經膠質細胞具有支持、保護、營養和修復神經元等多種功能 D.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用來接收信息并將信息傳導至細胞體 組卷:11引用:10難度:0.7 -
8.圖甲表示動作電位在神經纖維上向右傳導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b接受a傳遞來的化學信號后會產生圖甲所示的變化 B.④和⑤所處狀態是軸突膜上鉀離子通道打開,鉀離子外流的結果 C.a處在興奮傳到后開始合成神經遞質,并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 D.軸突膜處于②狀態時,鉀離子通道關閉,鈉離子通道開始大量開放 組卷:23引用:9難度:0.7 -
9.當面臨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試時,同學們常常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適度的緊張有助于考試發揮,但當人體長期處于過度緊張、焦慮狀態時,常會導致心律失常、胸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狀。下列相關解釋正確的是( )
A.過度緊張、焦慮會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心跳加快 B.過度緊張、焦慮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消化腺分泌減少導致消化不良 C.過度緊張、焦慮會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胃腸蠕動加快 D.過度緊張、焦慮會使副交感神經興奮,胃腸蠕動變慢導致食欲不振 組卷:21引用:19難度:0.7 -
10.某研究人員發現:刺激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傳出神經)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同時心臟活動加速;如果將自尾巴回流的靜脈結扎,再刺激該交感神經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但心臟活動不加速。下列對該實驗現象分析錯誤的是( )
A.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化學物質可由靜脈回流至心臟 B.刺激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使得尾巴上的毛豎立過程中沒有生物膜的更新 C.刺激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使得尾巴上的毛豎立的過程不屬于反射 D.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化學物質需與心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組卷:26引用:16難度:0.7 -
11.圖1為神經纖維某點受到刺激后膜電位的變化曲線圖,圖2和圖3分別是刺激強度與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強度和膜電位的變化曲線圖。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BC段由鈉離子內流所致,鈉離子的內流消耗ATP B.圖1中C點表示動作電位,其大小取決于鉀離子的外流量 C.只要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就能產生興奮且傳導具有雙向性 D.圖3中的CD段膜電位不為零,DE段與圖2中AB段對應 組卷:40引用:2難度:0.7
三、非選擇題:共5題,共55分。
-
34.圖甲是特異性免疫的部分過程圖,圖乙為一種樹突狀細胞(DC細胞)參與免疫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所示的免疫過程為
(2)細胞B、C、D中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的是
(3)DC細胞處理抗原后,細胞外出現特定的物質能與輔助性T細胞外具有
(4)DC免疫療法是通過采集患者自體的外周血液,在體外誘導培養出大量DC細胞,使之負載上腫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輸給患者。這些DC細胞進入患者體內后,還可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迅速產生
(5)免疫系統能消滅侵入體內的病菌,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組卷:6引用:4難度:0.5 -
35.為研究機械壓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時對上胚軸生長的影響,科研人員完成下列實驗。
(1)在植物生長過程中,
(2)科研人員將若干豌豆幼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施加機械壓力,對照組不施加(如圖1),測定幼苗的乙烯產生量,實驗結果如圖2。
請結合圖1,解釋圖2兩條曲線異同的原因
(3)科研人員進一步實驗,給豌豆幼苗施加機械壓力(分別覆蓋厚度為60mm、90mm、120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濃度乙烯處理(單位為ppm),得到圖3所示結果。
①由實驗結果分析,
②綜合上述結果,科研人員推測機械壓力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依賴于乙烯,論證依據
(4)由此可見,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組卷:54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