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惠州市光正實驗學校九年級(下)月考物理試卷(2月份)
發布:2024/11/2 14:30:2
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
1.實踐證明,“測體溫”“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對這些措施中相關數據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
A.“測體溫”: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27℃ B.“勤洗手”:每次洗手時間應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張消毒濕巾厚度的為2nm D.“戴口罩”:一只醫用外科口罩質量約為3mg 組卷:49引用:4難度:0.7 -
2.疫情期間,小明在家上網課,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小明設置了每天早上7點的鬧鐘,準時起床早讀,鬧鐘發出聲音是因為它在振動 B.小明家人低聲細語說話,不敢高聲喧嘩,這里的“高”與“低”指聲音的音調 C.課間遠眺放松,小明發現有輛車正在使用倒車雷達泊車,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 D.窗對面的鄰居練琴聲影響小明學習,他趕緊關閉窗戶,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音 組卷:195引用:6難度:0.6 -
3.2020年3月22日是第28屆“世界水日”,提高節水意識,培養良好的用水習慣,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關于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露珠在日出后逐漸消失,升華成水蒸氣 B.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熔化成水的水滴 C.小冰晶在降落過程中,熔化成雨水 D.河面上的水凝華成冰,封住了河道 組卷:368引用:9難度:0.6 -
4.小明在勞動課中做西紅柿雞蛋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預熱湯鍋時,湯鍋的內能在增加 B.沸騰前,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湯的內能 C.沸騰前,蓋上鍋蓋能減少湯的熱量散失 D.鍋把手通常用塑料制成,是因為塑料的導熱性好 組卷:151引用:4難度:0.5 -
5.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V,燈泡L1、L2分別標有“3V 2.5W”和“3V 5W”字樣,開關閉合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L1的電流比通過L2的電流大 B.此時L1的電阻比L2的電阻大 C.L1兩端的電壓大于L2兩端的電壓 D.L1的實際功率較大 組卷:138引用:3難度:0.5 -
6.共享電動汽車通過刷卡開鎖,實現循環使用。租賃者將帶有磁條的租車卡靠近電動汽車的感應器,檢測頭的線圈中就會產生變化的電流,讀取解鎖信息。圖中能反映刷卡讀取信息原理的是( )
A. B. C. D. 組卷:163引用:9難度:0.7 -
7.如圖所示是某創客小組自制肺活量比較裝置,吹氣時,氣球脹大,隔板向上運動,通過觀察電壓表示數或電流表示數即可比較肺活量的大小,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小明吹氣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示數變大 B.電流表示數變小 C.電路的總功率將變大 D.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將不變 組卷:335引用:8難度:0.7
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1分)
-
8.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倡導保護環境。光伏發電是將 能轉化為電能;核能作為一種新能源,正在逐步被人們開發和利用,核電站是利用核能發電,其核燃料在反應堆內是通過核 (選填“裂變”或“聚變”)的方式,把核能轉化為電能輸送到國家電網,供千家萬戶使用;“北斗衛星”向手機傳送信息,傳播媒介是 (選填“電磁波”、“紅外線”或“聲波”)。
組卷:100引用:9難度:0.7
六、綜合能力題(每空1分,共20分)
-
24.小佳用“自制簡易照相機模型”研究照相機成像原理。如圖(a)所示,該模型由兩個紙筒M、N組成,M正好套在N的外面,并能進行抽拉。在紙筒M的一端貼上膠片,凸透鏡固定在紙筒N的一端。小佳同學將此模型和發光體(物高H=4厘米)固定在光具座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如圖(b)所示,實驗步驟和操作均正確,并將每次實驗測得的物距u、像距v、成像情況等分別記錄在表格中。f=10厘米,物高H=4厘米。
實驗序號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h(厘米) 1 30.0 15.0 2.0 2 35.0 14.0 1.6 3 50.0 12.5 1.0
(2)由實驗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所成的像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此時的成像規律與 (選填“望遠鏡”或“顯微鏡”)的物鏡相同。
(3)小佳將另一個凸透鏡替換簡易照相機的鏡頭,發現在保持鏡頭與物體間的距離不變時,要將MN兩個紙筒之間的距離調大,才能在膠片上重新觀察到清晰的像,則這個像與之前所成的像相比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個凸透鏡可用于矯正 (選擇“近”或“遠”)視眼。
(4)小佳用簡易照相機模型距離發光體5厘米處觀察,發現無論怎么移動膠片上都無法成像。結合上述實驗信息和數據,你認為存在的原因是 。(寫出一條即可)組卷:62引用:1難度:0.7 -
2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天夢一號”追夢之旅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有大氣,溫度適宜,自轉周期和地球相近,物體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約為在地球表面重力的二分之一,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
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載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座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基地成功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探測器應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新型鎂鋰合金,該合金具有減震、消噪和抗電磁干擾性能,同樣大小的新型鎂鋰合金重量僅是鋁合金的一半。27日,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千米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并將其傳回地面。
2021年5月15日,經歷了十個月的太空飛行,“天問一號”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安全駛離“天問一號”,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祝融號”火星車總質量240kg,總高1.85米,6輪驅動。
(1)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天問一號”相對于長征五號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機械能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2)天問一號探測器從地球運動到火星的過程中,其慣性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3)關于新型鎂鋰合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材料對電磁波有屏蔽作用
B.該材料熔點很低
C.該材料可有效的降低衛星發射時的噪音
D.鎂鋰合金材料大幅減輕了衛星重量,顯著提高有效載荷
(4)“天問一號”探測器是利用 (選填“電磁波”“次聲波”或“超聲波”),向地球傳遞 的。(選填“信息”或“能量”);
(5)“祝融號”火星車總高為 納米(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成功實現軟著陸后,網狀輪子與火星表面接觸的總面積為400cm2,火星車靜止時對火星水平表面的壓強為 Pa。(g火=5N/kg)組卷:314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