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東涌中學九年級(上)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25 19:0:9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運載煙花爆竹的車輛上應貼的標志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8
          • 2.發現元素周期律的科學家是(  )

            組卷:21引用:6難度:0.9
          • 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h2>

            組卷:501難度:0.9
          • 4.我國古代科技發展成果卓著,其主要原理不是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11難度:0.5
          • 5.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難度:0.7
          • 6.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h2>

            組卷:9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

          • 19.某興趣小組開展“測定密閉容器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探究實驗。

            實驗1:按圖1所示裝置,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實驗2:按圖2所示裝置,在集氣瓶內壁均勻涂附除氧劑(其中輔助成分不干擾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檢查裝置氣密性
            小明打開彈簧夾K后,先微熱實驗裝置,再將導管口放入水中,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冷卻一段時間后,可在燒杯內導管口處觀察到現象為:
             
            。(填字母)
            選項 A B C
            現象放大圖
            (2)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實驗現象】
            實驗1: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是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為
             
            ;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K,水能倒吸入集氣瓶中,若發現進入裝置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寫一條即可)
            【實驗分析】

            連接數字傳感器,測得實驗1、實驗2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分別如圖3、圖4所示。依據圖3、圖4信息,實驗2的測定方法更準確,判斷依據是
             
            。
            【實驗拓展】
            小華查閱文獻發現,金屬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可能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固體。小華設計了裝置(如圖5),用銅粉進行實驗,在t1時刻開始加熱,該實驗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如圖6)應為
             
            。

            組卷:39引用:1難度:0.6
          • 20.過氧化氫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實驗小組對過氧化氫進行系列研究。
            Ⅰ、實驗小組在實驗室進行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探究。
            【實驗1】探究催化劑(MnO2)的用量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每次實驗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質量MnO2粉末做催化劑,測定收集到500mL氧氣所用的時間,結果如表:
            實驗序號
            MnO2粉末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所用時間/s 17 8 6 3 2 2 2 2
            (1)寫出實驗1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
             

            (2)由實驗1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一定范圍內,催化劑(MnO2)的用量越多,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填“越大”或“越小”或“不變”,下同)。當催化劑(MnO2)的用量超過一定范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
            【實驗2】探究次氯酸鈉能否作為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步驟1:在試管中加入2mL 5%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象。
            步驟2:向步驟1中試管加入1mL漂白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有大量氣泡冒出,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步驟1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小木條未復燃。實驗結論是
             
            。
            (4)通過實驗2,能否判斷次氯酸鈉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請回答:
             
            (填“是”或“否”)。請寫出理由
             
            。
            Ⅱ、過氧化氫具有漂白性
            【查閱資料】1.過氧化氫【H2O2】溶液可漂白一些有色物質。
            2.10%表示H2O2溶液的濃度,該溶液中過氧化氫和水的質量比為10:90。
            【進行實驗】將紅色布條分別浸泡在4種溶液中,現象如表。
            實驗① 實驗② 實驗③ 實驗④
            20分鐘后布條無明顯變化 20分鐘后布條顏色稍變淺 20分鐘后布條顏色明顯變淺 1分鐘后布條紅色褪去
            【解釋與結論】
            (5)實驗①、②的目的是探究
             
            對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響。
            (6)欲得出“其他條件相同時,氫氧化鈉【NaOH】溶液對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響”的結論,需要對比
             
            (填實驗編號)。
            (7)通過對比實驗③、④,得出的結論是
             
            。
            (8)欲進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對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響,可補充的實驗是:將紅色布條浸泡到
             
            ℃25mL10% 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2.0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