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七年級(下)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7/4 8:0:9
一、本大題共17題,每小題2分,共3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
-
1.進入初中,來到嶄新的學校,同學們既興奮又開心。可小鈺卻愁眉苦臉地對好朋友彤彤說:“開學了,可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原本細嫩的臉上長了好多難看的小痘痘。唉!我怎么見人呢……”對此,彤彤可以這樣勸說小鈺( )
①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本來就會使心理不健康
②要悅納青春期生理變化
③忽視身體外在美,追求青春內在美
④外表自卑不值得,身心協調好成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91引用:6難度:0.8 -
2.2021年4月2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勉勵少先隊員茁壯成長:“等你們長大了,祖國將更加富強。你們要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既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又要做到身體強、意志強,準備著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面對主席的叮囑,作為青少年應該做到( )
①青春是寶貴的,要珍惜青春,充實大腦,提高自己
②樹立遠大理想,規劃青春路徑,進行青春的探索
③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勞動意識和習慣
④增強民族自豪感,創造正面的情感體驗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31引用:6難度:0.8 -
3.疫情期間,居家不外出,長期居家很多人感到生活單調,有些苦悶,慢慢地網上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居家活動:廚房里翻著花樣做美食、滿屋子散步、做瑜伽……人們這種情緒上的改變體現了( )
①轉移注意
②改變認知評價
③合理宣泄
④放松訓練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組卷:113引用:12難度:0.9 -
4.小偷在公共汽車上行竊,只要車上有人敢于見義勇為、大膽揭發,小偷往往就會被群眾的正義感所震懾而圖謀難逞;如果有人軟弱退讓,忍氣吞聲,小偷就會得寸進尺。這說明( )
A.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 B.情感的產生是不受強迫的 C.情感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不同的情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D.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七年級的苗立通過每天仔細觀察蝸牛,寫出了具體、生動的觀察日記,并發表到了市里的《科學報》上。他的做法啟示我們( )
A.善于觀察,肯定能寫出獲獎的觀察日記 B.要爭當勤奮學習、天天有發明的好少年 C.要用智慧和雙手去嘗試和探索,激發我們青春的熱情 D.在學習中,要大膽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和勇氣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6.通過青春期異性交往課堂,小石深刻地認識到男女同學在交往時應把握好“度”。這個“度”應該是( )
①只要彼此不把對方當異性即可
②群體交往為佳,保持適當距離
③最好不要說話,保持較遠距離
④互相尊重、內心坦蕩、言談得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37引用:11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26分
-
19.材料一:“行己有恥”是為人處世的底線,從古至今無不例外。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中,可讓我們見到這樣的知恥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恥知足知止的形象躍然紙上。
材料二:電影《焦裕祿》中有這樣的鏡頭:焦裕祿一到蘭考,正值無數災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這位新上任的縣委書記百感交集,他對縣委一班人說:“黨把這個縣36萬群眾交給了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正是這位有著“知恥”之心的縣委書記,抱病帶領全縣干群奮力拼搏,終于征服了風沙、鹽堿和洪澇這三大災害。真可謂:“知恥者,近乎勇。”為官知羞,惠及于民。
(1)青春的我們需要“行己有恥”嗎?為什么?
(2)知恥之心、“羞惡之心”對青春的我們有哪些作用呢?
(3)“行己有恥”是為人處世的底線,青春的我們應怎樣做一個“行己有恥”的人?組卷:22引用:5難度:0.5 -
20.觀察如圖漫畫,聯系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情緒中暑”說明了什么?
(2)根據漫畫,說說情緒的作用和影響。
(3)請你當醫生,為漫畫中的女士開處方。組卷:1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