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福建省福州二中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5/1/6 10:0:3
一、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題1.5分,共60分)
-
1.下列各組生物或細胞中。均能完成該種生物各項生命活動的一組是( )
A.大腸桿菌和變形蟲 B.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和草履蟲 C.洋蔥表皮細胞和流感病毒 D.萌發的小麥種子和白菜葉肉細胞 組卷:95引用:24難度:0.8 -
2.如圖所示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的觀察對象,由視野(1)到視野(2)時,①②③④⑤⑥的幾個操作步驟正確順序是(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向右移動玻片
⑥向左移動玻片A.⑤①②③④ B.⑤④③② C.⑥④③② D.⑥③④② 組卷:62引用:3難度:0.8 -
3.如圖為真核生物體內不同化學元素組成化合物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則可能具有物質運輸功能 B.若③徹底水解的產物中含有糖類,則該化合物的種類有五種 C.若②為儲能物質,則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 D.若①③共同構成的物質能被堿性染料染色,則其只分布在細胞核中 組卷:101引用:16難度:0.7 -
4.科學工作者研究了鈣和硼對某種植物花粉粒萌發和花粉管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適宜濃度的鈣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長,適宜濃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的萌發 B.鈣或硼對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有同樣的影響 C.鈣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的萌發 D.硼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管的生長 組卷:53引用:15難度:0.5 -
5.如圖表示油菜種子成熟過程中各種有機物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第40天,油菜種子很容易被蘇丹Ⅲ染液染成磚紅色 B.早期可溶性糖減少可能是轉化成了蛋白質 C.等質量的油菜種子比小麥種子含C、H的比例更高 D.將成熟油菜種子磨成勻漿并加入雙縮脲試劑不會出現紫色反應 組卷:52引用:15難度:0.7 -
6.蛋白質混合溶液中若加入硫酸銨會使蛋白質析出,析出量隨著硫酸銨濃度增大而增多,且硫酸銨濃度不同會析出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如表表示從開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硫酸銨濃度范圍:
蛋白質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 析出的蛋白質 15~20 甲蛋白 23~30 乙蛋白 25~35 丙蛋白 38~40 丁蛋白 A.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最適宜的硫酸銨濃度是20% B.當硫酸銨濃度增加為30%時,可以析出甲、乙、丙三種蛋白質 C.可以通過改變硫酸銨的濃度從混合液中析出全部的且不含其他近白質的乙蛋白 D.鹽析過程中由于沒有破壞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因此屬于物理變化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7.頭發是角蛋白,含有兩條肽鏈,燙發機理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從組成角蛋白的氨基酸角度分析,-SH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或其它基團上 B.②處通過拉力或溫度等物理因素使蛋白質變性 C.每個角蛋白分子至少含有2個游離氨基和羧基 D.角蛋白是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組卷:59引用:7難度:0.6 -
8.圖表示對某蛋白質分子結構中相關數據的統計結果,據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與合成之前的氨基酸分子相比,該蛋白質少了125個氧原子 B.該蛋白質的組成元素為C、H、O、N C.參與合成該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羧基141個 D.該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時,相對分子質量共增加2268 組卷:24引用:2難度:0.7 -
9.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結構規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結構單位,按一定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形成的多聚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若該圖為一段肽鏈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肽鍵,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種類有20種 B.若該圖為一段單鏈DNA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磷酸基團,2表示脫氧核糖,3的種類有4種 C.若該圖為一段RNA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團,3的種類有4種 D.若該圖表示多糖的結構模式圖,淀粉、纖維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組卷:78引用:127難度:0.9 -
10.小超今天午餐在學校飯堂吃了米飯、雞鴨肉、青菜和蘋果。那么2小時后在他的血液中可能含有( )
A.葡萄糖、氨基酸 B.脂肪酸、纖維素 C.糖原、蛋白質 D.淀粉、甘油 組卷:24引用:1難度:0.8 -
11.科學家創造了一種聚聯乙炔識別器,此識別器將具有識別功能的物質鑲嵌到由聚聯乙炔構成的“囊泡“中,從而組裝成納米生物傳感器。它在接觸到細菌或病毒時能發生顏色變化,用以檢測細菌和病毒。此鑲嵌的物質最可能含有( )
A.糖類和蛋白質 B.磷脂和蛋白質 C.RNA和蛋白質 D.DNA和蛋白質 組卷:18引用:3難度:0.8 -
12.“膜流”是指細胞的各種膜結構之間的聯系和轉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乳酸菌和酵母菌不是都能發生“膜流”現象 B.細胞吸水漲破屬于“膜流”現象 C.溶酶體內含有較多的水解酶,與“膜流”無關 D.“膜流”現象的發生依賴細胞膜的功能特點 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13.如圖a、c表示細胞中的兩種結構,b是它們共有的特征,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b表示兩層膜結構,則a、c肯定是葉綠體和線粒體 B.若b表示細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則a、c肯定是葉綠體和線粒體 C.若b表示單層膜,則a、c可能是葉綠體和液泡 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體和中心體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14.如圖表示細胞某些結構的組成成分,圖中字母是元素符號,甲、乙、丙表示物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細胞是真核細胞,圖中的化學元素都屬于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 B.鑒定甲、乙、丙三種物質所用的試劑分別是蘇丹Ⅲ染液、雙縮脲試劑和甲基綠染液 C.乙和丙是生物大分子,細胞內合成乙的場所是核糖體,合成丙的原料是脫氧核苷酸 D.Ⅰ功能的復雜性主要取決于乙的種類,Ⅱ是丙的主要載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其形態會發生周期性變化 組卷:14引用:11難度:0.9 -
15.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會形成染色體 B.所有物質進出細胞核都要經過③ C.蛋白質的合成場所與②有密切關系 D.細胞核內部可能含有8種核苷酸 組卷:6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大題,40分)
-
44.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 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生長,如圖為獲得抗蟲棉的技術流程。
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B過程及其結果體現了質粒作為載體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
(2)C過程的培養基除含有必要營養物質、瓊脂和激素外,還必須加入
(3)在D過程中,抗蟲基因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是
(4)獲取真核生物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5)如果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對再生植物進行檢測,D過程應該用
(6)科學家在進行實驗過程中,采用了兩種方案:一是將抗蟲基因導入離體的棉花葉片細胞進行植物組織培養;請你想另外一種方案:可以將抗蟲基因導入植物的組卷:9引用:1難度:0.5 -
45.人類在預防與診療傳染性疾病過程中,經常使用疫苗和抗體.已知某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為RNA病毒,該病毒表面的A蛋白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產和抗體制備的流程之一如圖:
(1)過程①代表的過程是
(2)過程③構建A基因重組載體時,必須使用
(3)過程⑥發生的生理過程是
(4)過程⑦的實驗技術名稱是
(5)對健康人進行該傳染病免疫預防時,可選用圖中基因工程生產的組卷:12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