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六年級(上)期末科學(xué)試卷

          發(fā)布:2024/11/21 20:30:2

          一、判斷(每題1分,共12分)

          • 1.用眼睛觀察昆蟲和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相比,用眼睛觀察獲得信息更多。
             
            (判斷對錯)

            組卷:26引用:3難度:0.6
          • 2.人體內(nèi)有不同的細(xì)胞,相互依存,共同協(xié)作,一起完成生命體的活動。
             
            (判斷對錯)

            組卷:28引用:6難度:0.7
          • 3.為了順利登上高峰,我們修建盤山公路,它的作用是費力但方便。
             
            (判斷對錯)

            組卷:25引用:7難度:0.7
          • 4.古人用人力或動物運輸物品,隨著車輪的運用,交通運輸變得快捷和高效。
             
            (判斷對錯)

            組卷:4引用:3難度:0.6
          • 5.制作洋蔥玻片時感覺眼睛不舒服,可以用手揉一揉。
             
            (判斷對錯)

            組卷:53引用:6難度:0.7
          • 6.圭表的結(jié)構(gòu)是由圭和表組成,圭上面的刻度是均勻的。
             
            (判斷對錯)

            組卷:5引用:6難度:0.7
          • 7.人類對效率的追求,推動著印刷術(shù)和印刷工具的發(fā)展。
             
            (判斷對錯)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8.做奧斯特實驗時,要注意把電路中的導(dǎo)線拉直,接近磁針上方,與磁針指的方向一致。
             
            (判斷對錯)

            組卷:4引用:5難度:0.4
          • 9.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想要表達(dá)的地球知識,選擇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判斷對錯)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10.托勒密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兩種完全對立的學(xué)說,沒有任何相同點。
             
            (判斷對錯)

            組卷:12引用:4難度:0.7

          三、綜合運用與探究(本題有4大題,共56分)

          • 31.工具與技術(shù)
            工具和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使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斷發(fā)生變化。

            (1)以前村民每天早上從家里出發(fā),通過崎嶇的山路,艱難地從山上把水挑到家里。圖1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擔(dān),可以看作是
             
            這種簡單機械。
            A.杠桿
            B.斜面
            C.輪軸
            D.滑輪
            (2)由于從山上挑水費事費力,人們鑿?fù)ㄇ粌?nèi)竹節(jié)的長竹筒串接在一起,連接成封閉性的水渠,形成規(guī)模或大或小的引水系統(tǒng),把泉水從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飲用的地方,甚至直接通到人家的水缸里。用于引水的竹筒是
             
            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使用竹筒引水比將水從山上搬運到山下要
             
            力。
            (3)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工具與技術(shù)的革新,村民現(xiàn)在不用去山上挑水了。如今,自來水管通進每家每戶(圖2),人們?nèi)∷芊奖恪4迕翊蜷_水龍頭就可以放水,其中水龍頭相當(dāng)于
             
            簡單機械。
            (4)根據(jù)村民的取水變化,你不認(rèn)同的是
             

            A.工具可以給生活帶來便利
            B.同一種任務(wù)只能使用一種技術(shù)
            C.人們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fā)明新的工具,創(chuàng)造新的技術(shù)
            D.工具和技術(shù)緊密相連,互相融合與促進,共同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5)小科的學(xué)校后花園有一塊勞動實踐用田,附近50米才有水源,澆水非常不方便,請你設(shè)計一個運水裝置解決這個問題,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表達(dá)想法。
            分?jǐn)?shù) 1 2 3 4
            評分標(biāo)準(zhǔn) 嘗試去完成任務(wù),但仍不能解決取水問題。 能解決取水問題,有圖或文字說明。 能解決取水問題,圖文結(jié)合,但沒有材料說明。 能解決取水問題,圖文清晰,有材料說明。

            組卷:7引用:1難度:0.3
          • 32.我是能量小行家新年到了,天氣很冷,小科的爸爸買了一臺電暖氣取暖器,它的樣子有點像電風(fēng)扇(圖1)。

            (1)聽說這個取暖器用電很省,小科想調(diào)查實際上的耗電量,于是查看了它的銘牌,發(fā)現(xiàn)如圖2所示的信息,如果它正常工作1個小時,消耗的電能約為
             
            。(提示:功率為1000W的電器,1小時的耗電量是1度。)
            A.0.18度
            B.1.8度
            C.18度
            D.2.2度
            (2)電動機是電暖氣取暖器等電器的主要部件,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將通過電產(chǎn)生磁,再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zhuǎn)化為
             

            A.動能
            B.光能
            C.熱能
            D.生物能
            (3)為了更節(jié)能,小科想自制一個太陽能的取暖器,它用太陽能板、電動機等材料組裝了一個取暖器動力裝置(圖3)。這個太陽能取暖器工作時能量的轉(zhuǎn)化過程是:
             
            能→
             
            能→
             
            能、
             
            能。
            (4)能源危機已經(jīng)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之一,節(jié)約能源的低碳生活是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行為。以下行為不屬于節(jié)約能源的是
             

            A.垃圾分類不亂丟,以便回收利用
            B.光盤行動,減少糧食浪費
            C.出行盡量使用公交車或騎自行車
            D.人離開教室后不關(guān)燈保持教室明亮

            組卷:4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