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立新湖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24 23:30:2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70分)
-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青少年要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就需要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下列屬于社會實踐活動的有( )
①社會調查
②制訂學習計劃
③志愿服務
④科學實驗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484引用:28難度:0.7 -
2.當今時代,網絡交往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學生也是網絡生活的參與者,對待網絡上的朋友,下列同學的做法和態度,你贊同的是( )
A.小磊:網友想請我一起吃飯,我準備單獨赴約 B.小華:我拒絕了對方索要我的手機號碼和家庭住址的要求 C.小丹:對方說自己家庭有困難,我就發200元紅包給對方了 D.小蘇:只要有人在微信中發送“添加請求”,我都會同意加為微信好友 組卷:260引用:15難度:0.7 -
3.養成親社會行為既有利于社會的和諧,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下列行為不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A.李洋把剛買來的數學輔導書交給同學們傳閱 B.同學們知道小麗因家境貧困面臨輟學,都踴躍捐款救助 C.學校給八(1)班5個“三好學生”,班里推薦時同學們互相謙讓 D.張某的好朋友被劉某欺負了,他挺身而出,和好朋友一起揍了劉某一頓 組卷:149引用:9難度:0.7 -
4.打開網頁,就等于與世界握手。在網絡上可查閱資料,學習求教,可淘寶購物,可以了解政府的施政綱要,也可以廣交朋友,實現“天涯若比鄰”的夢想。這段話反映了網絡( )
①網絡生活很豐富,網絡交往很誘人,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②網絡交往擴大我們交往的領域改變了交往的方式
③網絡世界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我們可享受網絡的諸多益處
④在網絡的世界里任我們天馬行空,不受任何限制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組卷:169引用:15難度:0.7 -
5.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這表明( )
①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③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
④社會離不開個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2引用:8難度:0.7 -
6.肖雪在日記中寫道:“走進學校,我們是一名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做人:回到家里,我們是子女,尊重父母,為和諧家庭出力;身處社區,我們是居民,自覺愛護我們的居住環境……我們就是變形金剛,在生活中扮演著各種角色,感受著生活的豐富多彩。”肖雪這段話表明( )
A.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具有一種身份 B.處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的身份是相同的 C.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D.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組卷:30引用:14難度:0.7 -
7.“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逢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都是別人創造的,由別人傳授給我們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旨在告訴我們( )
A.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以物質生產勞動為基礎 B.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種種條件 C.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是密不可分的 D.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組卷:37引用:11難度:0.9 -
8.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有( )
①謙讓
②分享
③幫助他人
④關心社會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8引用:7難度:0.7 -
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018年3月,某校師生帶著研學課題踏上“長征路”,開啟了研學之旅。師生們拜訪了“屯堡文化之鄉”,接受了遵義紅色基因的洗禮……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知識科普、體驗考察、勵志拓展、行知合一。這一研學活動( )
①引領學生在實踐中學,學以致用
②搞噱頭,沖擊了課堂教學
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
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12引用:47難度:0.7 -
10.八年級(3)班同學想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邀請學習成績較好的八年級(2)班同學王芳介紹學習經驗。對此,王芳應該( )
A.主動謙讓,把介紹學習經驗的機會讓給別人 B.與大家分享學習經驗 C.拒絕邀請,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著競爭 D.欣然接受,因為這是出名的好機會 組卷:4引用:7難度:0.6 -
11.寒冬的開封,有人在外賣平臺點了50份熱粥,備注:“麻煩將粥就近送給路邊除雪的環衛工人和正在送外賣的小哥。”接單的店長一看,悄悄給這份訂單又加了量。送餐員也沒一人獨吞,立馬將生意分享給十個同事……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社會生活充滿是非善惡
②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③親社會行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④我們要傾力奉獻社會,努力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組卷:47引用:10難度:0.7 -
12.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網絡可以及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已經成為我們人際交往的新途徑。我們通過發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等方式,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思想、互相學習。由此可見,網絡( )
①可以滿足我們的一切需要
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
③是虛幻的,無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真正的便利
④能促進人際交往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組卷:6引用:5難度:0.7
二、辨析題(1題,共12分)
-
36.2018年2月15日(除夕)晚7時,微博某博主發布了一條名為“別人家的年夜飯……”的微博,并配發一組擺放在廚房里待烹制的熊掌、穿山甲、鱷魚等野生動物的照片,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大量轉發。經調查,相關負責人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由此,引發學生熱議。
甲:網絡世界自由多,暢所欲言隨意說。
乙:遵德守法勇擔當,弘揚網絡正能量。組卷:10引用:1難度:0.3
三、材料分析題(1道,共18分)
-
37.材料一:某校七年級一班的同學以青少年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座談等方式,對青少年上網情況進行調查。調查數據如下。
每周上網時間 上網目的 瀏覽過不健康網站 上過網吧 15小時以上 10-15小時 學習 打游戲 聊天 46.6% 37% 76% 15% 5% 56% 18%
(1)根據材料一的數據,請你歸納出青少年上網存在的問題及危害?
(2)結合材料二,說說中學生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并舉例說明。
(3)為響應材料二中全市青年志愿者活動的倡議,列舉出我們可以參加的親社會行為。組卷:10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