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4 0:0:1
一、積累。(15分)
-
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語境完成后面的題目。
每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為了民族的覺醒,陳獨秀、李大釗等一大批革命志士不畏反動派的殺戮,慷(kǎi)______激昂地走上街頭,宣傳新思想,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洪流的大門;為了救國救民,魯迅棄醫從文,筆耕不(chuò)_____,不斷寫下“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解放軍英勇奮戰,勝利渡過國民黨認為不能_____的天塹長江。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慷(kǎi)
筆耕不(chuò)
(2)加點字“惡”在文中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A.è
B.wù
(3)填入文中正確的一項是
A.超越
B.逾越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2.古詩文名句默寫填空。
(1)根據語境默寫古詩文名句。
曹操雖已屆暮年,但壯志未已,在《龜雖壽》中“①
(2)文天祥兵敗被俘,不忘愛國初心,面對高官厚祿,他做到了
A.富貴不能淫
B.貧賤不能移
C.威武不能屈組卷:30引用:4難度:0.5 -
3.亭是園林中重要的景點建筑,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在建筑形態上的特征是“有頂無墻”。臺是最古老的園林建筑形式之一,是一種高而平的建筑,一般筑成方形。樓是古建筑中兩層以上的房屋。閣是供人游玩遠眺的建筑物,多為四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與樓相比,體量較小巧。下面三幅圖中,屬于“亭臺樓閣”中的“閣”的一幅是 ( )
A. B. C. 組卷:33引用:2難度:0.6
二、閱讀。(52分)
-
8.古詩文閱讀。
【甲】詹何釣魚 詹何以獨繭絲為綸①,芒②針為鉤,荊篠③為竿,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于百仞之淵、汩流④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撓。楚王聞而異之,召問其故。
詹何曰:“曾聞先大夫⑤之言,蒲且子之弋⑥也,弱弓纖⑦繳,乘風振之,連雙鸧⑧于云際,用心專,動手均也。臣因其事,放⑨而學釣,五年始盡其道。當臣之臨河持竿,心無雜慮,唯魚之念,投綸沈鉤,手無輕重,物莫能亂。魚見臣之鉤餌猶沈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強,以輕致重也。大王治國誠能若此,則天下可運于一握,將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選自《列子?湯問》)
【乙】江上漁者
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注釋】①綸:釣魚的絲繩。②芒:頭端細長而尖銳的刺。③荊篠:楚國產的細竹。④汩流:湍急的河流。⑤先大夫:這里指已經逝去的父親。⑥弋:射箭。⑦弱弓纖繳:拉力很小的弓,纖細的絲繩。繳,射鳥時系在箭上的絲繩。⑧連雙鸧:一箭連射兩只黃鸝鳥。⑨放:同“仿”。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1 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撓
2 五年始盡其道
3 心無雜慮,唯魚之念
4 大王治國誠能若此
(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魚 見 臣 之 鉤 餌 猶 沈 埃 聚 沫 吞 之 不 疑。
(3)乙詩的標題“江上漁者”看似平常,細細咀嚼,實含深意,請聯系整首詩加以分析。
(4)下面兩句話分別寫釣魚與打魚,它們關注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①臨河持竿,心無雜慮,唯魚之念,投綸沈鉤,手無輕重,物莫能亂。
②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5)有人認為:《列子?湯問》里的寓言試圖以科學的方式來認識宇宙萬物,突破人們的一孔之見,對人們開拓視野具有積極的意義。你是否贊同?請結合選文與《愚公移山》加以分析。組卷:40引用:1難度:0.2
三、寫作。(50分)
-
9.閱讀下面三則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夢字的演變
【材料二】夢的不同理解
有人說:夢是夢想、希望、美好、幸福……
有人說:夢是一封沒有翻譯的遠古來信。
有人說:夢是人生的另一部華彩樂章。
【材料三】夢的熱詞
中國夢 飛天夢 冬夢
請你根據自己對“夢”的理解,以“夢”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寫出真切感受;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③不少于500字。組卷:1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