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西川實驗學校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5 17:0:8

          • 1.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8難度:0.7
          • 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28引用:7難度:0.9
          • 3.下列關于空氣成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4.如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69引用:1難度:0.5
          • 5.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或事實,正確的是( ?。?
            現象或事實 解釋
            A 一塊金屬很難被壓縮 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B 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 它們的分子不同
            C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會鼓起來 分子受熱變大
            D 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 6.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氮氣4種氣體,現有一盒火柴,還需要用到下列用品中的( ?。?/h2>

            組卷:9難度:0.7
          • 7.下列化學反應與實驗現象相符的是(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非選擇題

          • 21.科普閱讀:過氧化氫可用于消毒殺菌,具有不穩定性。將水蒸氣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屬等材料表面,均發現了過氧化氫的存在。
            研究顯示:水蒸氣冷凝為粒徑小于10微米的液滴時,部分水分子會轉化為過氧化氫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過氧化氫含量隨液滴尺寸的增大而減少,過氧化氫的產生量與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密切相關。當使用硅材料、相對濕度為55%時,得到過氧化氫的最大濃度隨溫度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1)“過氧化氫能消毒殺菌”是過氧化氫的
             
            性質(填“物理”或“化學”)。
            (2)從微觀角度分析,水蒸氣冷凝為水滴時的變化是因為
             
            。
            (3)圖中a點(-2.8℃)未生成過氧化氫的原因可能是
             
            。
            (4)過氧化氫不穩定的原因是
             
            (用符號表達式表示)。

            組卷:154引用:4難度:0.6
          • 22.在查閱資料時,西川實驗學校某班的學習小組得知氧化鐵也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催化劑,他們聯想到二氧化錳可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請你一起參與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1:氧化鐵和二氧化錳這兩種物質哪一種的催化效果更好?
            (1)分析與討論:探究二氧化錳、氧化鐵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時,他們在控制變量的問題上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一定相同
            B.催化劑的質量一定相同
            C.反應前過氧化氫溶液的溫度一定相同
            D.反應容器的容積一定相同
            實驗驗證:學習小組對溶液濃度、催化劑的種類等實驗條件進行了探究。如表選取了部分實驗數據,記錄了用足量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相同體積氧氣所需的時間。
            濃度種類 30%雙氧水 15%雙氧水 5%雙氧水
            加入agMnO2 0.2min 0.8min 2.0min
            加入agFe4O3 7.0 min 9.0min 16.0min
            (2)實驗結論:從上表中能得出的結論是
             
            。
            (3)設計如下四組實驗比較二氧化錳和氧化鐵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觀察效果最差的是
             
            (填序號)。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A.第一組同時實驗,觀察比較反應過程中兩個氣球體積的變化
            B.第二組同時實驗,觀察比較反應過程中兩個試管內產生氣泡的快慢
            C.第三組分兩次實驗,看木條是否能復燃
            D.第四組分兩次實驗,比較收集一定體積的氣體所需要的時間
            提出問題2:哪些因素還影響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課外活動小組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4)請你設計:實驗用品:試管、燒杯、20℃的水、50℃的水、5%過氧化氫溶液、15%過氧化氫溶液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
            取一支試管加入3~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然后放入
             
            中。
            溫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越大
            取一支試管加入
             
            ,然后放入
             
            中。
            提出問題3:植物的器官是否可以促進過氧化氫分解?實驗裝置圖及數據記錄如圖1、表所示。
            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g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植物的器官及質量(顆粒大小相同) 收集氣體的體積/mL 收集氣體的時間/min
            1 17 20% 胡蘿卜6g 80 6
            2 17 20% 馬鈴薯6g 80 3.5

            (5)小明認為馬鈴薯促進過氧化氫分解的效果比胡蘿卜更好,他的判斷依據是
             

            (6)當量筒內的水達到80mL時,打開廣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卻發現木條不能復燃。請你解釋木條不能復燃的原因是
             
            。
            (7)若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燒杯內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

            組卷:4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