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浙江省嘉興市八校聯盟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3 22: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7小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組成細胞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為(  )

            組卷:6引用:5難度:0.9
          • 2.細胞的含水量一般為60%~90%,沒有水就沒有生命,關于水在生物體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3.有關生物體中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9
          • 4.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下列關于糖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脂質是一類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下列不屬于脂質所具有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6.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每種特定功能都取決于其特定的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7.核酸檢測是目前非常有效篩查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技術,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8.某些單子葉植物,如菠菜,鳶尾等的葉子內含有大量的還原糖,但這些植物的葉子不宜做鑒定還原性糖的實驗材料,原因是(  )

            組卷:8引用:9難度:0.9
          • 9.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為細胞學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人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綜合出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10~11題。
            細胞膜也稱質膜,是圍繞在細胞外層,將細胞與周圍環境區分開來的結構,能選擇性地吸收營養物質和排出代謝廢物。質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組成,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脂雙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脂雙層,有的貫穿于整個脂雙層,常溫下磷脂與蛋白質處于流動狀態。1972年,辛格和尼克爾森根據多個實驗的證據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奠定了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基礎。
            細胞膜控制著細胞與周圍環境的聯系,是細胞中生物膜系統的代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

          • 32.圖甲表示細胞膜結構及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圖中A、B、D表示膜中物質,a、b、c、d、e表示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圖乙表示囊泡釋放被運輸物質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甲圖中的
             
            (用字母表示)。
            (2)甲圖中
             
            (填“上側”或“下側”)表示細胞膜的外側。判斷依據是
             

            (3)若圖甲為紅細胞膜結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方式是
             
            (填圖甲中字母)。該方式中載體蛋白形狀的改變與恢復
             
            (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
            (4)乙圖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具有
             
            的特點。囊泡中的物質通過
             
            方式運送到細胞外側。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33.在農業生產中,人們發現麥穗發芽會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麥穗發芽率與淀粉酶活性的關系,進行了相關實驗。請補充實驗方案并回答問題。
            實驗材料及用品:萌發時間相同的A品種和B品種小麥種子提取液(不含淀粉)、恒溫水浴鍋、緩沖液、碘-碘化鉀溶液、本尼迪特試劑、蒸餾水、一定濃度的淀粉溶液等。
            (1)實驗步驟:
            ①取三組試管,每組若干支,分別標為甲、乙、丙。
            ②在每組的每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緩沖液。
            ③向甲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0.5mLA品種小麥種子提取液,向乙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
             
            ,向丙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餾水。
            ④在甲、乙、丙三組的每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
             
            ,搖勻,在相同且適宜溫度下保溫。
            ⑤處理相同時間后,終止反應,冷卻至常溫,分別加入適量
             
            (試劑),觀察記錄顏色變化情況。
            (2)實驗結果:三組試管均變藍,且藍色由深到淺依次為丙組>乙組>甲組,說明
             
            。該興趣小組的另一實驗表明,處理相同的時間,A品種小麥的麥穗發芽率高于B品種,通過這兩個實驗能推測出的結論是
             

            (3)某同學按(1)中方案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卻是甲、乙兩組都沒有變藍,而丙組顯示藍色。試分析甲乙兩組沒有變藍的原因是
             

            組卷:5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