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嘉興市八校聯盟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3 22: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7小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組成細胞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為( )
A.O B.C C.H D.N 組卷:6引用:5難度:0.9 -
2.細胞的含水量一般為60%~90%,沒有水就沒有生命,關于水在生物體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A.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使得水具有調節溫度的作用 B.水在細胞內含量雖高但本身不參與細胞中的代謝反應 C.水是極性分子,凡是極性的分子或離子都易溶解在水中 D.水作為良好溶劑,能幫助溶解和運輸營養物質及代謝廢物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3.有關生物體中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維持血漿的正常濃度 B.無機鹽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 C.無機鹽在生物體中的含量較高 D.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偏低時會發生抽搐 組卷:5引用:2難度:0.9 -
4.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下列關于糖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壁中的纖維素是植物細胞的能源物質 B.在人的肝臟和肌肉中,含有肝糖原和肌糖原 C.葡萄糖是細胞內主要的單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D.大多數糖類由C、H、O三種元素構成,舊稱“碳水化合物”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脂質是一類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下列不屬于脂質所具有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A.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B.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C.是某些生物重要的能量儲備 D.不利于人和動物對鈣和磷的吸收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6.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每種特定功能都取決于其特定的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 B.蛋白質都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和利用 C.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導致其失去生物學活性 D.不同的蛋白質有催化、運輸、免疫等多方面的功能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7.核酸檢測是目前非常有效篩查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技術,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酸包括DNA和RNA B.核酸的元素組成為C、H、O、N C.核苷酸分子由葡萄糖、磷酸基團和堿基組成 D.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同樣可以檢測普通感冒病毒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8.某些單子葉植物,如菠菜,鳶尾等的葉子內含有大量的還原糖,但這些植物的葉子不宜做鑒定還原性糖的實驗材料,原因是( )
A.這些植物的葉片不易磨碎 B.在研磨時糖類易被破壞 C.葉片中的葉綠素顏色較深,掩蓋了發生的顏色反應 D.葉片中光合作用的產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組卷:8引用:9難度:0.9 -
9.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為細胞學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人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綜合出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體的多樣性 B.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 C.細胞學說揭示了病毒類生物在結構上特殊性 D.細胞學說指出細胞都是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的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10~11題。
細胞膜也稱質膜,是圍繞在細胞外層,將細胞與周圍環境區分開來的結構,能選擇性地吸收營養物質和排出代謝廢物。質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組成,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脂雙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脂雙層,有的貫穿于整個脂雙層,常溫下磷脂與蛋白質處于流動狀態。1972年,辛格和尼克爾森根據多個實驗的證據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奠定了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基礎。
細胞膜控制著細胞與周圍環境的聯系,是細胞中生物膜系統的代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B.細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組成 C.流動鑲嵌模型的提出揭示了膜內外結構的對稱性 D.細胞膜的功能越多,其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
-
32.圖甲表示細胞膜結構及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圖中A、B、D表示膜中物質,a、b、c、d、e表示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圖乙表示囊泡釋放被運輸物質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甲圖中的
(2)甲圖中
(3)若圖甲為紅細胞膜結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方式是
(4)乙圖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具有組卷:2引用:1難度:0.6 -
33.在農業生產中,人們發現麥穗發芽會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麥穗發芽率與淀粉酶活性的關系,進行了相關實驗。請補充實驗方案并回答問題。
實驗材料及用品:萌發時間相同的A品種和B品種小麥種子提取液(不含淀粉)、恒溫水浴鍋、緩沖液、碘-碘化鉀溶液、本尼迪特試劑、蒸餾水、一定濃度的淀粉溶液等。
(1)實驗步驟:
①取三組試管,每組若干支,分別標為甲、乙、丙。
②在每組的每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緩沖液。
③向甲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0.5mLA品種小麥種子提取液,向乙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
④在甲、乙、丙三組的每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
⑤處理相同時間后,終止反應,冷卻至常溫,分別加入適量
(2)實驗結果:三組試管均變藍,且藍色由深到淺依次為丙組>乙組>甲組,說明
(3)某同學按(1)中方案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卻是甲、乙兩組都沒有變藍,而丙組顯示藍色。試分析甲乙兩組沒有變藍的原因是組卷:5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