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安徽省皖中地區高三(上)入學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21 22:30:2
一、選擇題(16小題,共48分,每小題均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
1.我國明代《本草綱目》中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燒酒”條目下寫道:“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萃取 B.滲析 C.蒸餾 D.干餾 組卷:187引用:52難度:0.9 -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5g甲基(-CH3)含有的電子數是9NA B.7.8g苯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為0.3NA C.1mol C2H5OH和1mol CH3CO18OH反應生成水的中子數為8NA D.標準狀況下,2.24LCCl4中的原子總數為0.5NA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儀器(自選非玻璃儀器)就能實現相應實驗目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玻璃儀器 A 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混合物 燒杯、酒精燈、玻璃棒、分液漏斗 B 配制450mL 2mol?L-1氯化鈉溶液 500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 C 除去氫氧化鋁膠體中的泥沙 漏斗(帶半透膜)、燒杯、玻璃棒 D 從食鹽水中獲得NaCl晶體 坩堝、玻璃棒、酒精燈、泥三角 A.A B.B C.C D.D 組卷:18引用:4難度:0.7 -
4.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或歸納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漂白粉、水玻璃、福爾馬林都是混合物 B.乙烯、油脂、纖維素、光導纖維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C.PM2.5(微粒直徑約為2.5×10-6m)分散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D.純堿、氨水、蔗糖分別屬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5.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1mol的11B中,含有0.6NA個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個H+ C.2.24L(標準狀況)苯在O2中完全燃燒,得到0.6NA個CO2分子 D.密閉容器中1molPCl3與1molCl2反應制備PCl5(g),增加2NA個P-Cl鍵 組卷:122引用:8難度:0.7 -
6.我國古代文明中包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沒有發生電子轉移的是( )
A.鐵石制成指南針 B.爆竹聲中一歲除 C.西漢濕法煉銅 D.雷雨發莊稼 組卷:62引用:3難度:0.9 -
7.將標準狀況下的a升氯化氫氣體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鹽酸的密度為b克/毫升,則該鹽酸的物質的量的濃度是( )
A. a22.4摩/升B. ab22400摩/升C. ab22400+36.5a摩/升D. 1000ab22400+36.5a摩/升組卷:274引用:1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
22.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Ba2+、Cl-、CO32-、Cu2+、Fe3+中的一種或幾種離子。為確定其成分,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1:取10mL無色溶液,滴加過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
實驗2:另取10mL無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實驗3:取實驗1后的溶液于錐形瓶中,向錐形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原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
(2)實驗3中,圖象中OA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根據圖象計算原溶液中Mg2+的物質的量濃度組卷:9引用:1難度:0.8 -
23.某小組同學為探究 H2O2、H2SO3、Br2 氧化性強弱,設計如下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裝置的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記錄如下: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① 打開活塞 a,滴加氯水,關閉活塞 a ② 吹入熱空氣一段時間后停止 A中溶液顏色明顯變淺;B中有氣泡,產生大量白色沉淀,沉降后上層清液為無色 ③ 打開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開始時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繼續滴加H2O2溶液,一段時間后,混合液逐漸變成橙紅色。
(1)在進行操作①時,A中的實驗現象是
(2)操作②吹入熱空氣的目的是
(3)裝置C的作用是
(4)由上述實驗可知,在此實驗條件下,H2O2、H2SO3、Br2氧化性強弱順序為
(5)操作③開始時顏色無明顯變化可能原因是(寫出一條即可):組卷:356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