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3-2014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一(上)化學中秋作業(化學實驗操作)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9分)

          • 1.下列各裝置中,夾緊②、③、④中的彈簧夾,并作相關操作,會漏氣的裝置是(  )

            組卷:115引用:5難度:0.9
          • 2.化學實驗設計和操作中必須十分重視安全問題和環境保護問題,下列實驗的設計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①實驗室用KClO3熱分解法制O2,排水收集O2后先停止加熱,再拆除實驗裝置.
            ②實驗結束后應將固體殘渣深埋入土壤中,廢液倒入下水道排出.
            ③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應不時移動試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傷人.
            ④為檢驗CO氣體的純度,用排空法收集一試管氣體,然后移近火焰點燃聽有無尖銳爆鳴聲.

            組卷:37引用:3難度:0.9
          • 3.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過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140引用:61難度:0.9

          二、填空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6分)

          • 4.一化學興趣小組從化學手冊上查得硫酸銅500℃在以上按照下式分解:CuSO4
            CuO+SO2↑+SO3+O2↑,便決定設計試驗測定反應生成的SO2,SO3和O2的物質的量,并經計算確定該條件下CuSO4分解反應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試驗可能用到的儀器如下圖所示.試驗測得數據及有關結果如下;
            ①準確稱取6.0g無水CuSO4;②在試驗結束時干燥管總質量增加2.4g;③測得量筒中水的體積,得出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80.mL;試驗結束時,裝置F中的溶液只含NaHSO4和NaHSO3
            按裝置從左到右的方向,各儀器接口連結順序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F的作用是
             

            (2)裝置D的作用是
             

            (3)為減少測量氣體體積引起的誤差,應注意的事項有:
            ①裝置內氣體的溫度應恢復到室溫.②
             
            ,③
             

            (4)通過計算,推斷出該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69引用:1難度:0.7
          • 5.美國計劃2015年再次登陸月球,繼而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給人類登陸火星作準備.為了早日實現夢想,1992年美國進行了第一次利用實際的月球巖石--玄武巖(FeTiO3,鈦酸亞鐵)來制造氧氣的試驗.已知FeTiO3被H2還原后,生成Fe、TiO2和水,被C還原后生成Fe、TiO2和CO2;TiO2經過一系列處理后,可以制得納米TiO2.請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為測定鈦鐵礦中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以下兩套實驗裝置:

            (1)學生甲設想用圖1裝置(A為電加熱裝置)從鈦鐵礦中提取氧.請寫出FeTiO3在加熱時被H2還原的化學方程式
             
            和最簡便的實驗步驟
             
            (選填下列數字編號).
            ①通入N2;②停止通N2;③通入H2;④停止通H2;⑤加熱;⑥停止加熱;⑦稱取裝置B的質量.
            (2)學生乙設想用圖2裝置(A為電加熱裝置)從鈦鐵礦中提取氧,并且認為該方案的意義在于:反應產生的CO2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為營養物質,同時產生氧氣:6CO2+6H2O
            光合作用
            C6H12O6(葡萄糖)+6O2.實驗過程中,稱得反應前裝置A中鈦鐵礦的質量為ag,炭粉的質量為bg,反應后裝置B中產生CaCO3的質量為cg,則鈦鐵礦中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為
             

            (3)經專家評審后,認定兩個方案都很有意義,但實驗設計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圖2裝置在加熱時,生成的CO2不可能全部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同時鈦鐵礦和炭粉在加熱時還會產生CO,給實驗帶來誤差.
            ①請對學生乙的設想提出改進措施:改用圖1裝置,并在U型管B之前增加盛有
             
            的燃燒管,
             

            ②改進后,實驗自始至終需持續向裝置A中通入N2的目的是
             

            組卷:32引用:1難度:0.5

          三、物質的量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6分)

          • 6.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479引用:5難度:0.9
          • 7.在同溫同壓下,由CO2、H2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的密度與氮氣的密度相同。則該混合氣體中CO2、H2和CO的體積比為(  )

            組卷:157引用:10難度:0.7

          四、填空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 21.在25℃,101kPa條件下,將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氣中,使其完全燃燒,干燥后,恢復至原來的溫度和壓強.
            (1)若剩余氣體的體積是15L,則原CO和H2的混合氣中V(CO)=
             
             L,V(H2)=
             
             L.
            (2)若剩余氣體的體積為a L,則原CO和H2的混合氣中V(CO):V(H2)=
             

            (3)若剩余氣體的體積為aL,則a的取值范圍是
             

            組卷:495引用:19難度:0.1
          • 22.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用來測定含兩種元素的某種氣體x的分子式.在注射器A中裝有240mL氣體X慢慢通過 不含空氣并裝有紅熱的氧化銅的玻璃管B,使之完全反應,得到下面的實驗結果:實驗前B管重20.32g,實驗后B管重20.00g,B管中的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粉末.在C管中收集的無色液體是水;在注射器D中收集的氣體是氮氣.試回答下列問題:
            (1)X氣體是由
             
             
            元素組成的.
            (2)若240mLX氣體完全反應后,收集到氮氣的質量是0.28g.根據實驗時的溫度和壓強計算1molX的氣體的體積是24000mL,則X的摩爾質量是
             
            g/mol.
            (3)通過計算,確定x的分子式為
             

            (4)寫出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在該條件下不發生分解反應)
             

            組卷:83引用:21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